本报讯(陈剑)晚秋,温岭高桥小学校园内的几十亩田地上,一片片稻谷金黄。
“我们去割稻啦——”学生们欣喜地期待着学校秋收节的来临。
近日,浙江省台州市高桥小学“秋收 秋趣 秋意浓”秋收节启幕,六年级的学生们走进学校的田吧实践园学习割稻、脱粒、晒谷等农活。
秋收节学生进行农活体验
当日上午,该校在新拓展基地的小舞台上举行了秋收节的开幕式,校长为开幕式致辞,号召学生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体悟农耕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开幕式的第二项由五年级的四位同学表演三句半《田吧丰收》,三(1)班的魏婷婷带来了《丰收之歌》……
接着,六年级的师生齐聚“田吧”实践园开始了农活体验。学生们卷起袖子和裤腿下到田里,有模有样地开始挥动镰刀割起了稻子。“左手握住稻杆,离稻根10厘米左右,镰刀靠近稻根,刀刃上翘,然后用力一提就可以了。”老师们一边给学生们示范,一边讲解着要领。10分钟过去了,学生们兴奋的感觉渐渐消退了,腰酸腿疼手麻,好多学生感叹道:“好累啊!农民伯伯真是辛苦啊!”
一把把稻子,又是怎样变成一颗颗独立的谷粒呢?
老师现场向学生们解开了这个谜底:这次将回归传统,用传统的办法将稻谷脱粒——掼稻穗的古老的脱粒方法。学生们在脱粒机旁,把一小把稻谷铺开,用力在木架上甩击,使稻谷脱粒,掉落在谷桶里。另一边,老师和学生又在体验着脚踏打稻机,把稻谷放在打稻机的滚轮上,踩动脚踏板,一颗颗谷粒就掉下来了。
“烧饭啰——”六年级每班10个人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美食广场进行烧猪肉饭和绿豆面羹活动。每组分到相同的猪肉、土豆、白萝卜等配料,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完成一锅猪肉饭和绿豆面羹的烧制,为的是学会简单的烹饪技能和同伴间的相互合作。
“哇,好有创意哦!”一个个稻草人形态各异,有的穿着牛仔外套,有的戴着小草帽。辛苦的劳作后,学生们10人一组,闻着的阳光味道和稻杆气息,发挥创造力,扎稻草人,庆祝丰收的喜悦。
“吭哧吭哧”,学生们还体验了挑担、晒谷等活动,把打下来的谷子挑到晒谷场上,用钉耙把谷子摊平在竹制的晒垫上,进行晾晒。稻田里,一些学生拎着小竹篮,弯腰当起了“小拾稻穗者”。
“这次秋收节,对我们大家来说收获是挺大的,干农活虽然很累,让人腰酸背痛、精疲力尽,但是干农活既可以锻炼我们的耐力,也可以培养我们的体力,我体会到了农民烈日下干农活的艰辛,收获稻子的喜悦。”六(3)班莫雅英慧说。
七年打造六十亩实践园
分管德育的副校长王凌晨介绍,“田吧”劳动实践基地创建于2012年,经过7年的扩建,由最初的10亩扩建到现在的近60亩,实践园分为综合体验区、农耕劳作区和素质拓展区。
“综合体验区”以研究学习为主,田园阁、时珍园、热带水果大棚、孔雀园、“向阳花”气象站等都包括在内。大棚种植园里的植物种类丰富,学校以现代化的培植技术为孩子们打造一个现代化农业的宏伟蓝图。鸡舍、鸭舍、孔雀园、兔园主要用于小课题研究。
农耕劳作区包括学生包干区和亲子种植区。“学生包干区”以实践劳动为主,按年级分为“伊园”“迩园”“善园”“思园”“悟园”“留园”,每学期,学校根据时令统一规划,以班级分区块包干的模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亲力亲为地参与到基地的建设和使用中。“亲子种植区”以对外开放为主,是学校2019年度筹建的重点项目。据介绍,这里主要接待无条件组建农场学校的学生及家长参与活动。基地拟建开心菜园、共享菜园等。
素质拓展区以拓展训练为主,是学校2018年度筹建的重点项目,已建体质拓展区、竹韵长廊、美食广场、清凉屋、沙龙区等区域,解决团队在沟通、信任、协作、配合等方面的问题,让个人向内发掘自身的潜能,
向外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熔炼团队的凝聚力。
“学校以‘种—赏—收—品’为模拟农场建设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工作主线,‘品’贯穿整个建设过程:品‘种’的辛苦,品‘赏’的乐趣,品‘收’的喜悦,进一步显现出‘劳动体验教育’的办学特色。”王凌晨说。
学校的劳动特色教育成果已在温岭市乃至台州地区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记者看到,学校取得了多项荣誉,其中一项是今年7月被评为浙江省学科教学的强化实践应用试点学校。温岭高桥小学的特色教育吸引了各界关注,美国韦恩堡中学的师生,也曾来该校参观考察。
让农耕精神传下去
说起创建“田吧”的初衷和意义,“田吧”的筹建者,高桥小学原校长潘宇星说,劳动让生命更有意义。他认为人的一生都与劳动息息相关,爱劳动的生命才会更温暖。所以,学校借助“田吧”劳动实践基地这一平台,通过丰富的课程及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感恩,更要在劳动中体会快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高桥小学现任校长胡美兰介绍说,“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对人的品质发展的全面描述。劳动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融合剂,它能把德智体美与之完美地结合,让学生的各方面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实现劳动教育最好的途径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学习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劳动,乐于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并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手中有活,眼中有光,心中有爱。
王凌晨说,传统农耕文化历史是悠久的,内涵是丰厚的,形态是多样的,生命力更是坚韧的。通过“劳动体验教育”,让学生认识生命与自然,通过系列性的劳动实践活动,与“文本”“同伴”“动植物”等等进行深度的对话,以生命辅以生命,传承我们“高桥人”团结互助、奋勇争先的精神,表达崇尚自然、敬畏天地、回归传统的意愿。这既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回应,更是农耕精神内涵在当代的提炼创新。
学校近期的农耕文化计划
王凌晨介绍说,接下来,学校将通过剪纸、扦插、嫁接、高效栽培等拓展种植方式,通过丰富无土栽培品种,开展研究性学习。
通过“向阳花”气象站,将气象的监测与实践基地的作物种植相联系,探究作物生长与温度、湿度、阳光等的关系,依托田园教室、热带水果大棚、草莓大棚、无土栽培室、鸭舍、鸟园、兔园等,从而通过调节温度、湿度、阳光等尝试新型种植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究精神。
另外,学校将加大中草药种植。在学校占地近1亩的时珍园内,以种植补五脏虚劳、抗衰老、抑制肿瘤的铁皮枫斗和活血化瘀、消肿定痛,被誉为“金不换”“南国神草”的三七为主,并逐渐铺展到其他中草药的种植,班级苗圃中亦提倡种植易养的薄荷、金银花等。
接下来,学校还将建成四季水果基地。现在学校的大棚种植园区有葡萄、火龙果、草莓等水果,日后将继续种植一批果树,如柑橘、柿子、樱桃、枇杷、杨梅等树种,既可以美化环境,又能品尝水果的美味。学校还将继续尝试通过嫁接、扦插、一树多果等方式探究新型种植方式。
(《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