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营养保健食品

联合主办 :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


从“爆利食品坑老”再议 “养生讲座”

2019-04-30 7:53来源:东方网编辑:李雯
  

近日,湖北警方经过2个月的侦查,打掉了一个特大保健品诈骗团伙,捣毁7个涉案窝点,抓获涉案人员86名。成本价几块钱的廉价食品,摇身一变就包装成了“高科技神药”,以几千元一份的价格向老年人推销。

读了这则消息,笔者喜忧参半,心情五味杂陈,不由掩卷沉思。不仅为警方打掉特大保健品诈骗团伙而拍手,又为某些老年因受“养生讲座”蒙骗而遗憾!虽然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残渣余孽还难清干净。因此依法加强对“保健”市场督查任重道远。

随着我国将逐渐步入老龄社会,这些年各地“保健”销售商层出不穷,虚假宣传、虚假信息、无经营资质、无从业资格……在遍布大江南北、打着“保健”旗号的保健场所中,问题多多。“养生讲座”,其法有过而无不及也,挂羊头卖狗肉现象乃防不胜防。

因为推销有很强欺骗性,表面上“养生讲座”从情感拉近与老人距离。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实际上还是为了销售高价保健药品。诚如执法人员所言,这还是一个管理盲区,打着法律的擦边球进行营销,即使存在夸大辅助治疗效果,也很难取证。

问题是,一些老人看不清“养生讲座”、免费礼品背后的伎俩,受小恩小惠小礼品诱惑,被商家牵着鼻子走,疯狂购买高于市场价数倍的保健产品,甚至不惜同子女反目。可见,虽然“养生讲座”不是传销,但其对老人的危害甚于传销,已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

实话实说。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之下,老年人群体渴望回归自然,过上健康生活。这是人之常情,本身无可非议。这时,因为一些急功近利的人,看准了生财之道,期望着一夜暴富,所以才会冒出那么多所谓的“保健品”和“养生讲座”。

虽然保健品诈人钱财的新闻不断,但追捧保健品的老年粉丝,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可见,不良商家拿保健品骗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处不在的非理性“养生情结”,以及老年人群体无意识的跟风行为。因此,舆论不能忽略正确的引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将逐渐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将成为一个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为此,国家和地方均制定了系列优待老年人的政策,倡导社会和公众尊敬、关爱老年人,有关部门多为老年办实事办好事。

令人不堪的是,偏有一些无德商家和不法分子,非但不善待老年人,反而变着花样去忽悠老年人。如向老人过度推销保健品、医疗器械等。至于用“养生讲座”忽悠老年人,以此来诈取钱财,这种卑劣行为,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侵犯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当今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甚至是不择手段,已成为社会一大通病。而欺骗老年人,则是一些不法之徒惯用的伎俩。他们利用老年人思维缓慢、容易上当受骗的弱点,频频将罪恶之手伸向无辜的老年。当然,多行不义必自毙。

治标需治本,斩草要除根。因此,“养生讲座”乱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警惕,消除监管盲区,并制定铁律严厉打击。然而,保护老年人权益,仅仅凭靠制度和法律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树立全民敬老意识,倡导人们恪守社会公德和法规。

以案释法,有所感悟。针对“保健”市场乱象整治,全国各大中城市闻风而动,市场监管执法部门雷励风行过。慑于风头整治威力,虽然一些乱象有所收剑,但是标本兼治力度不够,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使“保健”垃圾“顽症”难以根除。事实说明,在多元化的社会,城乡“保健”市场整治不能陷于突击性、阶段性管理,必须实行常态化、长效化管理,这是人民健康、社会安定、城市形象之需。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