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根据《临沂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临沂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总体匡算投资150亿元,力争到2020年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30%。
《方案》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抓好清洁村庄、清洁田园、清洁庭院、清洁水源“四清”,推进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四化”,整合资源,集中攻坚,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沂蒙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方案》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生活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普遍增强,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广大农村呈现“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全新面貌。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条件好的村庄,高标准提升完善,率先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力争到2020年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30%;基本具备条件、需要改造提升的村庄,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改善村容村貌,实现整洁、宜居;空心化严重、五年内计划拆迁合并的村庄以整治脏乱差为主,原则上不进行大的投入。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总体匡算投资150亿元,通过争取上级支持补一块、市县财政拿一块、政府债券筹一块、社会资本融一块、集体经济投一块、群众自筹掏一块“六个一块”的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方案》指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明确总牵头部门和具体实施部门,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分工明确、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各县区(开发区)要坚持问题导向,在摸清底数、找准问题的基础上,制定本县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按照“一年提标扩面、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全面提升”的要求,列出年度计划,提出任务目标,确定时间表、路线图和筹资渠道,实行台账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村“工匠”带头人等承接村内环境整治、村内道路、植树造林等小型涉农工程项目,节省建设成本。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纳入中央环保督察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市直部门对各县区工作开展情况每年开展一次评估,评估督查结果与政策资金支持直接挂钩。加大督查力度,采取专项督导、定期通报、催办约谈、跟踪问责等方式,严格考核验收,考核结果作为县(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参考。
“五大任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重点任务一:清洁村庄
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在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数字化管理、法制化保障的工作机制。
●提高垃圾收集处理能力
完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确保村庄周边无垃圾积存、街头巷尾干净整洁。重点推进垃圾转运站改造提升、垃圾桶配备、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建设。新建或改造提升后的垃圾转运站日转运能力要达到20吨及以上规模,按照每10~15户1个的标准配备垃圾桶。2020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排查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2019年底前完成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2020年底基本遏制城镇垃圾、工业固废违法违规向农村地区转移问题,基本完成农村地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制定出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制度,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稳步推进费县国家级试点,2020年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2019年在其他县区(开发区)开展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试点,2020年全面推开。
●推进卫生村街创建
积极创建新一批卫生县城、卫生乡镇、卫生村,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健康卫生水平。到2020年,国家卫生县城比例达到70%以上,国家卫生乡镇比例达到20%以上,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比例达到30%以上。
重点任务二:清洁田园
以农业种植和畜禽养殖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收集、转化、应用三级网络建设,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加快秸秆资源化利用
实施秸秆能源化集中供气、发电和秸秆固化成型燃料供热等项目,推动秸秆生态循环、高附加值利用。2018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
●推动农膜回收利用
探索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扶持农地膜回收网点和废旧农地膜加工能力建设。到2020年,农膜回收率达到80%。
●治理畜禽养殖污染
引导小、散养殖户逐步“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适养区”,实现适度规模养殖。推广家庭牧场、“畜—沼—农作物”循环等生态养殖模式,建设一批畜禽粪污原地收储、转运、固体粪便集中堆肥等设施和有机肥加工厂。到2020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区污水处理利用率达到63%以上,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1%。
重点任务三:清洁庭院
深化“美在农家”活动,大力整治农户庭院环境,保持庭院内外整洁有序、室内卫生舒适。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抓好农户厕所改造,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有条件的村庄推进改厕和污水处理同步进行;条件不具备的村庄,继续选择使用三格式、双瓮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模式。2019年启动涉农街道改厕并当年完成。到2020年,实现300户以上的自然村至少建有一座符合《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三类标准以上的公共厕所。
●开展“美丽庭院”创建
按照室内“五净”(即门窗净、地面净、床铺净、灶台净、厕所净)、院内“五无”( 即无柴堆、无粪土、无垃圾、无污水、无散养)的标准,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引导农户整治庭院内外环境,整齐摆放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农用物资等物品,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2018年至2020年,每年创建市级“美在农家”示范村200个,市级“美在农家”五星级示范户3000户,扶持“美在农家”薄弱户1000户。
重点任务四:清洁水源
按照“清河水、保供水、治污水”的思路,统筹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到2020年,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能力实现较大提高。
●加强河湖生态治理
实施生态河道治理,大力整治入河(湖)排污口,严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到2020年,重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2.5%,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60%以上。
●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新建改建、配套联网供水项目,保护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020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98%以上,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7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以上。
●分类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按照统筹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统筹改水改厕的原则,以县区(开发区)为单位编制县域村镇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合理确定各乡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布局、规模,科学安排年度建设任务。到2020年,累计完成514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全市50%左右的村庄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已建成并入住的农村新型社区基本实现污水收集处理。
重点任务五:推动村庄“四化”提升
●硬化方面: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组织开展“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加大通村路建设力度,采取多种方式修复破损道路,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到2020年,累计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3426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971公里,农村公路中等以上比例不低于80%。到2020年,累计硬化村内道路4000万平方米以上,基本实现村内道路硬化“户户通”全覆盖。
●绿化方面:大力实施“绿满沂蒙”行动,加快推进宜林荒山绿化、退耕还林还果等工程,充分利用村边荒地、荒滩等闲置土地,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绿化活动,建设绿色生态村庄。持续开展森林镇村创建,多采用乡土树种、经济树种、彩色树种,搞好街道、庭院和公共场所绿化,逐步实现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村庄园林化。到2020年,评选市级森林乡镇60个、森林村庄600个;山区村居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平原村居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0%左右。
●亮化方面:开展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2020年改造供电线路4000公里,新增配变3200台,进一步提高供电保障能力。推广使用节能灯具和新能源照明设备,按照100米以下的间距,在村庄主要街道两侧和学校、广场、村民活动中心等场所安装照明设施,在次干道和宅间道合理设置路灯,方便群众夜间出行,到2020年长期保留村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实现路灯全覆盖。
●美化方面:聚焦村庄私搭乱建、残垣断壁、乱涂乱画、电线私拉乱接等问题,采取“拆、改、清”等措施,因地制宜开展村庄美化。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动员群众对农房、围墙等外立面进行改造,每个村庄确定1-2种造型美观、功能实用的沂蒙新民居样板,作为村民房屋改建、新建的标准样式,塑造沂蒙特色乡村风貌。到2020年,培育一批特色风貌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