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徐红伟 王再明) 5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党组书记、厅长孙振云在自治区农畜产品保供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加大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为什么好、好在哪”的宣传力度,让“内蒙古味道”香飘万里,让更多农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党组书记、厅长孙振云 (王再明/摄)
孙振云介绍,近年来,自治区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加大区域公用品牌和“蒙字号”品牌的培育宣传力度,锡林郭勒羊肉、科尔沁牛、呼伦贝尔草原羊肉、兴安盟大米、赤峰小米、乌兰察布马铃薯、河套向日葵、乌海葡萄、鄂托克阿尔巴斯绒山羊、达茂草原羊、敖汉小米等11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2019中国农业品牌目录,通辽黄玉米、科尔沁牛、乌兰察布马铃薯3个区域品牌价值超百亿元,天赋河套影响力位居全国第二,产品溢价20%以上;培育出了蒙牛、蒙草、蒙稻、蒙薯、蒙葵等“蒙字号”品牌,品牌越树越亮、产品质价双升。
今年,自治区将围绕农畜产品16个优势产业带和11个产业集群,坚持把“绿色、有机、原生态”作为品牌核心价值,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市场运营等方式,重点培育壮大牛肉、羊肉、牛奶、大米、小米、燕麦、荞麦、马铃薯、胡萝卜、红薯、天赋河套、锡林郭勒奶酪等区域公用品牌;结合“爱上内蒙古”系列宣传活动,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加大线上宣传推介。
孙振云指出,2019年,内蒙古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丰”,自治区耕地1.39亿亩,是全国耕地保有量过亿亩的4个省区之一,也是国家的13个粮食主产区和8个粮食规模调出省区之一,常年调出粮食250亿斤以上,居全国第四位。
截至5月18日,全区农作物播种8650.6万亩,同比快316.2万亩,粮食播种7853.2万亩,同比快362万亩,其中,玉米5239.4万亩、大豆1013.9万亩、小麦709.3万亩、马铃薯440.8万亩。我们国家粮食大头在秋粮,秋粮大头在东北四省区,而内蒙古又是东北四省区的重点。
2019年,内蒙古畜牧生产实现“十五连稳”,肉类总产量达到264.6万吨,调出150万吨以上,为保障全国肉类供给作出贡献。羊肉产量稳居全国首位。羊肉产量占全国近四分之一,达到109.8万吨,是产量唯一过百万吨的省区,牛肉产量跃居全国第二,生猪生产恢复领先全国。
2019年内蒙古奶牛存栏122.5万头、增长1.38%,牛奶产量577.2万吨、增长2.06%,连续两年实现恢复性增长,牛奶加工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产值达到1655亿元,成为超千亿级产业,伊利、蒙牛分列全球乳业第8位、第10位,牛奶产量、奶业竞争力和奶制品市场占有率位均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名副其实的奶罐。
孙振云强调,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抓好牧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内蒙古牧区现代化试点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内蒙古通过大力开展以高效节水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降低水资源消耗,解决“产粮又缺水”矛盾,破解农牧业发展的刚性约束,从根本上践行和实现“节水优先、量水而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底,全区建成高标准农田4285万亩,高效节水2755万亩。
孙振云认为,种业是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农畜产品提质增收的根本保障。目前,现有国家级核心育种场11家,已具备年提供20万只种羊和1000万剂优质牛冻精的能力,先后培育中国荷斯坦牛、察哈尔羊等优良畜种22个,培育国内排名100名以内的荷斯坦和西门塔尔种公牛分别达到23头和22头,是全国培育牛羊品种最多的省区;农作物年良种繁育基地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规模、生产能力居全国前列,自主培育向日葵品种在科研水平、市场份额及品牌价值等方面全国领先、市场占有率超过三分之一,自主培育西红柿系列品种占全国市场的十分之一,自有知识产权玉米品种面积占35%以上,向日葵达到58%,高粱达到50%,谷子超过75%,推动自治区现代种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