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记者 冯文亮)食品、药品、化妆品、白酒、服装、手机配件,还有疫情期间查获的口罩、消毒液......十余种侵权假冒商品被集中销毁。
销毁现场
4月24日,北京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昌平集中销毁市场监管、海关等部门罚没的侵权假冒商品,其中不乏疫情防控期间罚没的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此次集中销毁的侵权假冒商品共2200余箱,货值合计超过300万元。
此次销毁是利用水泥窑实施的无害化处置。现场宣布销毁开始后,传送带将侵权品运送到机器手倒入集中坑内,然后抓取到高温窑炉内进行无害化处理。据悉,所有销毁物品经水泥窑1700多度高温焚烧殆尽,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物,烟尘排放严格执行北京市地方标准,全部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019年,北京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新成效。相关部门加强重点市场、重点产品、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出口环节、民生领域专项治理,坚持网上网下一体化治理。
销毁现场
突出全链条执法,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实现生产、流通、销售、进出口全域覆盖,统筹了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宣传文化、海关等各方执法力量,形成执法合力。此外还强化联合惩戒,聚焦民生、涉外、公共安全等领域,不断加强刑事打击,推动社会共治。
2019年,全市各行政执法部门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2438件,罚没款1.36亿元,捣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窝点39个,移送司法机关26件。公安机关侦破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59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81人,涉案金额9.32亿元。检察机关依法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43件680人,起诉327件492人。审判机关审理侵权假冒案件立案327件,审结328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本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十部门开展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打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用品专项联合执法行动,从重从快严击打击疫情防控期间违法行为。
公安机关持续坚决打击各类制售假冒伪劣防护物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疫情期间打击犯罪协作机制,破获多起涉疫产品案件。
农业农村部门启动春耕备耕农资打假“春雷”行动。生态环境部门加强对环境无害化销毁单位监督指导。
文化执法部门推进“护苗2020”专项行动。北京海关加大进出口环节监管力度,实行疫情防控期间“互联网+稽核查”模式。
检察机关全面履行审查、追诉、监督检察职责,严惩疫情期间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审判机关统筹安排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集中宣判一批涉疫情犯罪案件。
销毁现场
疫情防控以来,全市各行政执法部门查处侵权假冒类案件508件,罚没款1707万元,捣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窝点5个。北京海关扣留侵权假冒商品197批次2253件。公安机关破获案件207件。检察机关批捕78件。审判机关结案6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