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要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契机,夯基础、建制度、强队伍、提效能,推动推动本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迈上新台阶。”7月9日,市农委召开2018年上海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农业农村部召开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培训班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现场会精神,总结交流近年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经验成效,分析研讨存在的困难问题,部署推动下一阶段工作。
新型职业农业培育项目启动以来,本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培育机制更加健全,培育体系逐步完善,培育方式更加灵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呈现出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0539人,其中生产经营型4217人、专业技能型3342人、专业服务型2980人,实施范围覆盖至全市9个涉农区,培育对象从生产经营、专业技能、专业服务三类,细化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等五个类别。据初步统计,经过多年培育,本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青壮年增加,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员增多,收入高于传统农民。
本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坚持“课堂教学与基地实训”相配套,“教师主导与学员互动”相配合,“分段培训与生产季节”相衔接,“经营管理与产业融合”相匹配,形成了一套与产业发展相衔接、与创新驱动相适应、与农民需求相一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如市农广校面向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将教育培训阶段分解成4个课堂,推出面向实务的“六要”创业培育模式,获得农业农村部的好评;嘉定区根据区域特色农业发展需求,推出都市型农民田间学校模式;浦东新区通过模块培训、学历教育,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推出了2+1+X培育模式等。
同时,本市下大力气抓农业科教云平台建设和云上智能APP,借助平台突出了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和培训教材遴选,目前累计入库师资679人、实训基地入库83家、田间学校入库73个,9本入库精品教材中,有4本被农业农村部列为推荐教材。
会议部署了进一步推进本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工作重点。会议要求,要着眼于对象精准、需求精准、供给精准,围绕建设特色师资库、强化师资考核评价、编写特色教材,把握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市级统筹和各区推进、公益性和市场性培训机构等“三个关系”,夯实培育基础;要重点聚焦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积极实施“菜单式”、“小班式”、“订单式”、“体验式”、“案例式”培训,运用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和云上智农APP等新手段,提升培训科学化水平。同时要求,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要严,延伸服务要实,政策扶持要准。
市委农办、市农委副主任王国忠出席会议并在讲话中强调,要以区为主开展从业人员摸底调查,对需要培训的对象建档立卡,科学遴选培训对象,防止“临时抓人”和“抓临时人”现象发生;要做好培训前的需求调查,了解农民真实需求,因材施教,防止“拉郎配”和“被培训”;要做到供给精准,分产业、分层次、分专业、分模块精细培训,做到农民想什么、急什么、缺什么,就培训什么,防止“大拔哄”和“走过场”。
会前,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农民田间学校上海爽快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和上海大河蔬果专业合作社;浦东新区、崇明区、奉贤区、金山区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市农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市农委各行业办培训工作专管员,各区农委、市农广校及市级培训基地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