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监管

云南卫健委

2019年云南省教育卫生主题新闻发布会 于1月28日在昆明举行

2019-03-09 19:20来源: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编辑:小可
  

2019年云南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 教育卫生主题新闻发布会于1月28日上午在海埂会堂玉兰厅举行,发布相关新闻并回答记者提问。

4.jpg

发布会由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介绍我省教育卫生方面所作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及下一步的工作措施。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大会副秘书长、宣传组组长李茜主持新闻发布会。

5.jpg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 杨洋: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感谢大家一年以来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通报2018年卫生健康工作的基本情况和2019年的一些打算。

2018年是我省卫生健康事业承前启后、迈向新时代的重要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求真务实促改革,凝心聚力谋发展,卫生健康工作呈现出崭新局面。

一是深化医改迈出新步伐。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推进。全省所有三级医院均参与2种以上医联体模式建设,县域内县乡村一体化医共体建设稳步推进。全省县域内就诊率提升至85.36%。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深化。进一步巩固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成果,全省公立医院药占比下降至28.65%,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到30.42%。玉溪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非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比例由原来的20%调整为45%。“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加快推进。我省第一家基于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运营。在全国率先出台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文件,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开展。

二是健康扶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符合转诊转院规范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下降到9.19%。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一单式”即时结报。大病专项救治覆盖所有贫困县市区,慢病签约服务管理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年实现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减少7.2万户、28.5万人。

三是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省卫生补短板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0.98亿元。实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56个,资金15.72亿元。启动23个临床医学中心和71个分中心建设。新增4所州市级三甲医院。实现40所县级医院提质达标。87个州市县医院临床重点专科项目通过省级评审。整合1.135亿元、争取中央资金2.49亿元,支持45个县级卒中中心、45个县级胸痛中心建设。启动实施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全省卫生技术人员总量达到28.39万人,同比增长13.46%。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占比提高到15.13%。

四是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成效显著。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98.06/10万,持续保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肺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治模式加快推行。登革热发病例数同比下降73.76%。15个州市、128个县(市、区)通过消除疟疾考核评估认证。94个县(市、区)通过消除麻风病危害复核验收。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成果持续巩固。继续实施第四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疫情形势平稳。慢性病防治水平不断提升。11个县(市、区)获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死因监测、肿瘤随访登记报告实现129个县(市、区)全覆盖。昆明、曲靖、红河、楚雄、丽江等地方创新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新型单病种防控模式,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

五是妇幼健康目标有效落实。“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指标圆满完成。全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7.90/10万和5.78‰,再创历史新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分别检查65.93万人和64.85万人,发放儿童营养包14.96万人。

六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稳步推进。省中医院入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5个专科、1个重点病种入选国家级区域(专科)诊疗中心和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保山市成功创建地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启动建设中国——缅甸中医药中心,在澜湄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中持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全国首创“定制药园”工作,评选认定首批33个“定制药园”。

七是“健康生活目的地牌”进一步谋划。成功举办大健康产业博览会,完成南博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馆招展工作。积极打造以石林杏林大观园、云南白药大健康产业园为代表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2018年全省大健康产业产值规模增加到1270亿元。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家的关心支持。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基层服务能力薄弱仍是明显的短板,重大疾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健康扶贫任务十分艰巨,深化医改成果需要巩固和拓展,看病难和看病贵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人才、信息化等制约因素还比较突出,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行风政风建设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都还有不少的差距。这些都需要我们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新的一年加以改进和解决。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机构改革后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的开局之年。我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卫生健康领域的主要矛盾变化,以深化医改为动力,“发展1个产业、抢抓1项机遇、打好1场攻坚战、加快2个结合、提升5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切实推进“健康云南”建设。

——发展1个产业。即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全力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完善支持我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聚焦高端医养、生物制造、仿制药、生物化工等产业,编制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路线图,鼓励各地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大力发展高端医疗产业集群,引进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建设集临床服务、医疗教育、医学科研和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医疗综合体,推动国际医疗健康城和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培育大健康产业新的增长点。

——抢抓1项机遇。即抢抓数字经济这个历史性机遇,全力发展数字化医疗。以高标准建设“一部手机办事通——我要看病”应用模块为抓手,提升医疗服务数字化供给能力。让群众通过“一部手机办事通”APP实现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院内导航、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同时,拓展模块功能,实现疫苗接种、妇幼保健、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融合。在保障信息安全前提下,加强与医保、商保、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为患者提供多种在线支付方式,提高群众就医便捷程度。推进省肿瘤医院专科互联网医院试点。

——打好1场攻坚战。即聚焦“基本医疗有保障”,全力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对标中央要求,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结合云南实际,抓好任务落实。继续组织实施29种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将患有地方病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全部纳入大病专项集中救治范围,确保应治尽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肺结核四种疾病的管理率不低于95%。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以迪庆、怒江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20万以上的镇雄、会泽、彝良、昭阳、澜沧5个县(区)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实施组团式帮扶,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助推当地健康扶贫工作。

——加快2个结合。即贯彻预防为主,加快“医防结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加快“医养结合”。完善防治重大疾病联防联控联席会议制度。继续落实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治要求,推进血吸虫病、麻风病、疟疾消除进程。以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为切入点,组织实施覆盖全过程的防控策略,加快推进“医防结合”的防治模式转变。继续实施健康老龄化工程,做好“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开展智慧健康养老示范项目,推动建设一批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健康养生养老基地。

——提升5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综合提升省级三级医院、州(市)医院、县(市、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室5级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继续组织实施省级临床医学中心(临床重点学科)、州(市)级临床医学分中心建设,打造云南临床医学制高点;组织实施第三批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建设;组织实施县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建设,加快县级创伤救治中心、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区域检验中心、区域影像中心建设;为全省乡镇卫生院配备数字化设备,加快乡镇卫生院慢病管理中心、心脑血管病救治站建设,形成覆盖全省的急性胸痛和脑卒中一线快速救治网络,为群众提供更为高效的健康保障。

此外,我委还将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妇幼健康、中医药传承发展等工作。并根据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中国人行动计划》,制定《健康云南人行动计划(2019-2030年)》,聚焦重要健康影响因素、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实施一批健康行动,不断增进老百姓的健康福祉。

6.jpg

新华社记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制定《健康云南人行动计划(2019—2030年)》,并实施全民健康提升工程。从我们掌握的信息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我省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要实现全面健康水平的提升,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十分迫切。请问省卫生健康委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解决慢性病防治工作?

杨洋:

感谢新华社记者朋友的提问。的确,慢性病现在已经成为影响云南老百姓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给大家提供两个数据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来。根据各种数据的监测、分析、统计,云南人群死因排在前5位的有:一是呼吸系统疾病,二是脑血管疾病,三是心脏病,四是癌症(恶性肿瘤),五是意外伤害。在死亡总数中,大概有近82%都是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在这中间,有超过40%的人是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并发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血压、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而高血压、糖尿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据医学专家的大数据统计,如果提高治疗的规范性,一个高血压患者一年只需要247块钱的药,病症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管理。只要规律地服药、规律地治疗,高血压引发的并发症死亡率是可以大大降低的。所以,针对心脑血管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已经提到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已经成为推进健康云南建设、健康云南人行动计划首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推进这项工作,我们去年开始推行“医防融合”单病种防控模式,这项改革工作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高度认可,并且在全国进行了推广。它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高血压防控,原来是对35岁以上的人群才进行监测,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在慢性病的发病已经逐渐呈现低龄化。所以我们把监测的年龄从35岁前移到18岁,对18岁以上的人群开展高血压的监测。

在管理模式上,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到像管理传染病一样的高度进行管理,原来只有传染病实行报告制度,发现一例报告一例。现在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医疗机构发现一例就向疾控中心报备一例,建立了报告制度。实现了医院发现病人报给疾控中心,疾控中心的系统再把它推送给基层、社区、乡镇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把这些病人实时纳入有效管理,让他们规律服药、规范治疗。这是管理模式上的一大改变。

什么又是“医防融合”呢?原来是公共卫生的医生进行随访,临床的医生进行治疗,互相之间信息不通。现在“医防融合”就是公共卫生和临床的医生组成一个医生团队,同时对这些病人进行管理。把“医”和“防”的问题有效结合起来,这体现了新时期卫生健康的工作方针,更加注重预防,以基层为重点,突出“医防融合”。同时,我们给基层制定高血压管理的指南规范,这是全国专家制定的一个指南规范,能够指导基层规范用药,让群众放心、有信心、愿意到基层去看病。

在药品方面,放宽基层药品范围,让基层有药可用。在急救能力方面,在县级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在乡镇这一级推进慢病管理中心和心脑血管病救治站的建设,目的是提升院前、院内的救治能力,在基层建立一线快速救助网络,达到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致残率的效果。

同时,我们推进信息化的管理,对重点指标实时监测,大大提升管理效率。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良好的生活方式、服从医生的要求规律服药才是最关键的。所以,我们在健康教育上加大了力度。

高血压“医防融合”的模式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正在推进肺结核、糖尿病等对人民健康影响较大的慢性疾病的管理,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让云南的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健康保障。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