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国食品安全网

站内搜 索

食安监管

江西卫健委

江西构建新型急危重症救治体系

2019-03-05 15:20来源:江西日报编辑:王小兰
  

日前,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公布了第一批江西省卒中中心、创伤急救中心、胸痛中心名单。其中,南昌大学一附院、南昌大学二附院、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大学三附院等各有“斩获”,入选“第一方阵”。

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卒中、胸痛中心、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对于构建新型急危重症患者分级救治体制机制,提升全省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和抢救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死神争抢时间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安全,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前不久,短短一个小时内,南昌大学一附院急诊内科向卒中小组预警3名危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经过影像科评估均为大血管闭塞,需要进行血管内治疗。通过麻醉科、影像科和消化科通力协作,迅速实施全麻介入手术,卒中患者转危为安。

脑卒中,也就是俗称的中风,是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也是第一位的致残原因。为了能让卒中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江西省人民医院一直在优化“卒中救治绿色通道”的建设,可实现“三先一后”的救治流程,即先抢救,先治疗(包括溶栓药物),先检查化验,后缴费,使卒中患者能够得到有效、安全、及时、规范的救治,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与脑卒中一样,急性心梗患者越早得到治疗,存活率越高。2014年,南昌大学二附院成立胸痛中心,协调医院内包括急诊科、心电图室、化验室、CT影像科、收费室、医保部门、信息、后勤保障及物流部门等多部门,进行人力物力等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救治流程,建立全天候多个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手术人员梯队,可随时应对连续多发心梗患者紧急救治。2016年,该院胸痛中心成为江西首家国家级胸痛中心。目前,该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由原来的6%左右下降到2.2%,达国内先进水平。

多学科合力救治

据介绍,创伤患者往往是严重的多发伤,其救治常常涉及多个科室,但很多医院还做不到第一时间调配多科室专家联合救治,导致错过救治的黄金时间。南昌大学一附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创新了创伤急救模式,将相关科室整合在一起,制定最优化的急救路线;完善院前急救及绿色通道管理流程、建立科室间协作机制等;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针对患者提出的需求,组织相应科室进行多学科诊疗,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提高诊疗准确性。在抢救脑卒中患者方面,该院将全院脑血管病相关优质医疗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多学科的密切合作,开通了卒中特别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绿色通道。

在南昌市,南昌大学三附院按照严重创伤救治“黄金一小时”的理念,整合了神经外科、普外科、骨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及重症医学科,实现了一体化的救治模式,克服了传统分科救治模式中缺乏整体协调、效率低下的弊病,能在第一时间快速地来到急重症患者身边,对各类急救病患提供全面、紧急、准确、有效的救治服务,能够最大限度保障危重病人的安全。截至目前,该院急救创伤中心已成功救治10余万名创伤患者。

南昌大学二附院成立了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血管外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康复医学科、影像中心、检验科等多学科融合组成的卒中救治团队,分为急性溶栓组、血管介入组、功能检查组、康复协作治疗组,使患者得到快速且精准的联合诊治,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完善防治网络

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体现了一家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近年来,江西省人民医院在建立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绿色通道的基础上,推进动脉溶栓、机械取栓、狭窄血管支架、脑出血微创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技术应用和推广,同时积极开展一、二级预防、康复治疗、科普宣传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作为国家级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南昌大学二附院积极推进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包括每年对社区、乡镇人群(院外)开展筛查干预4000例及脑卒中高危人群院内综合干预2000例。该院还牵头成立江西省神经系统疑难重症联盟,目前已有47家省市县单位参与,真正建立了上下联动、防治结合的良好模式。

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构建完善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网络,推动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到2020年底,我省将建成1级卒中、创伤、胸痛中心各不少于5个,2级卒中、创伤、胸痛中心各不少于30个,3级卒中、创伤、胸痛中心各不少于100个,在全省基本形成城乡一体急危重症救治急救体系,进一步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能力。

同时,我省要求各地根据当地人口规模、医疗服务需求和医疗资源布局等情况,优化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资源配置,鼓励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卒中、胸痛中心建设,不断完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网络,推动建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分级诊疗救治体系。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订报热线:010-68289071   新闻线索E-mail:newscfsn@163.com   采编热线:010-5338523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转8066   通联热线:010-63703078
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0219194号-3    %E5%A4%87%E6%A1%88%E5%9B%BE%E6%A0%87.png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77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