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监管
山东
下拉
山东临沂煎饼产业玩出新花样 依靠“互联网+”走俏全国
2021-08-23 14:57:23来源:齐鲁晚报编辑:李文娣
摘要:煎饼是沂蒙山区的美食名片,而“煎饼花”是临沂市蒙阴县的煎饼产业翻出的新花样,是煎饼的升级产品,也就是在纯粮食煎饼的基础上,新增加了蔬菜煎饼、水果煎饼、煎饼花等品种口味。


如果在影视剧中看到男主把玫瑰花或蓝色妖姬吃掉,不要惊掉下巴,男主吃掉的可能是“煎饼花”。临沂市蒙阴县的煎饼产业翻出新花样,其中的彩色煎饼能制作出樱花、红玫瑰、蓝色妖姬、牡丹花等,既好吃又好看,制作的花篮网上售价达88元一个,比普通煎饼的价格涨了十几倍。俗话说“蒙阴煎饼看常路”,如今的常路煎饼不仅是蒙阴煎饼的拳头产品,还依靠“互联网+”走俏全国。

试做水果煎饼

市场反响不错

聊起“煎饼花”,蒙阴县常路大嫂煎饼加工厂总经理徐海霞一脸兴奋。她说,“煎饼花”是升级产品,是从水果煎饼发展来的。

煎饼是沂蒙山区的美食名片,蒙阴黄桃是当地特产,爱琢磨事儿的徐海霞想着让两者“二合一”,她说干就干。“我以蒙阴黄桃为辅料尝试摊水果煎饼,起初用又大又脆的桃子,结果摊出来口感不好;如果桃子放多了,还揭不起来。后来换成熟透的桃子,口感符合大众口味了,黄桃煎饼实验成功。”徐海霞说。

有产品更得有销路,徐海霞起初往超市送货,市场反响不错。“一批货三两天就卖完了,卖得很好,客户反映也很好。”蒙阴一超市经理李先生说。打开销路后,蒙阴人逐渐喜欢上这种黄桃煎饼。“这种煎饼味道甜丝丝的,吃起来又香又甜,吃了这一张还想吃下一张。”顾客孙女士说。

黄桃煎饼畅销后,徐海霞又陆续推出以胡萝卜、地瓜叶、甜菜根、香蕉、樱桃等为原材料的50多种口味的水果煎饼,售价每斤从5元到40元不等;厂里的鏊子也由过去的两盘发展到现在的15盘,工人大都是50岁至60岁的家庭妇女,每天煎饼的产量在1000斤左右,年总产值达到三四百万元。

反复试验三个多月

终于做成煎饼花

随着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徐海霞又琢磨着把花花绿绿的煎饼做成“煎饼花”。她虽然有绣花的功底,但当初提议制作“煎饼花”时,徐海霞的丈夫赵健和邻居们都不看好。“当初她要做的时候,我说你这是天方夜谭,门儿也没有。”赵健的态度比较谨慎。就连邻居孙女士也表示怀疑,煎饼太脆了,怎么可能和花沾边呢?

不服输的徐海霞没有气馁,起早贪黑地做试验。赵健回忆说,有一天早上醒来,妻子不见了。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发现,妻子正在车间内做试验。徐海霞白天做、晚上做,反反复复做了三个多月,“煎饼花”终于有花形了。

如何把它塑造得像真花那样逼真,徐海霞又是一番“海试”。她说,用水粘不住、用胶粘就没法吃了。前前后后试了多次,最后用土蜂蜜和糯米混合,解决了粘合问题。

“煎饼花”上市后,徐海霞做起电商,用直播的方式进行推介,受到女性顾客的好评。“看不出来,如果不仔细看的话,真不知道是煎饼做的。”顾客丁女士说。

彩色煎饼变花样,身价涨了10多倍。徐海霞说,平时煎饼5元一斤,做成煎饼花篮后,88元一个,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

培育品牌集群

全镇年产量超千万斤

蒙阴煎饼看常路,常路煎饼看张台。

这天,大张台村村民秦贞安像往常一样,将摊好的煎饼送到村煎饼合作社。每天凌晨1点多起床准备,2点半准时开始摊煎饼,他和妻子一直忙到上午11点。摊出的70多斤煎饼,除去成本能赚150元。像他这样,一年在家摊煎饼就能有4万多元的收入。

“社员送来的煎饼,我们通过快递在上午10点前发出,运到各大超市的柜台。下午吃饭时,煎饼就上了市民餐桌。还有一部分通过电商售卖,销往全国各地。”蒙阴县常路张台煎饼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目前有社员60余户,社员主要来自大张台村。常路张台煎饼专业合作社社长秦昌伟介绍,每天社员送来的煎饼有4000多斤,平均销售额在1.5万元,年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致富增收达300余万元。“很多西藏、新疆等地区的消费者,甚至国外留学生也喜欢吃咱们的煎饼。”秦昌伟自豪地说。

常路煎饼为啥好吃又有销路?秦昌伟说,常路煎饼延续传统制作流程,品质过硬。所有煎饼来自蒸熟的纯粮食,手工推成糊糊,经过发酵,在热滚滚的鏊子上转一圈,张张煎饼薄如宣纸,口感松软、香糯,不添加任何色素和防腐剂,冬季能放置四五个月。

随着煎饼产业的壮大,常路镇引导加工户进行煎饼品种的多样化发展。在纯粮食煎饼的基础上,新增加了蔬菜煎饼、水果煎饼、煎饼花等品种口味。常路镇目前有十多个煎饼生产专业村,从事煎饼加工约2000余户,有五六家专业合作社。其中以张台煎饼合作社为依托,仅大张台村约有80户煎饼生产加工者,村年产量在150万斤左右。全镇煎饼年产量1000万斤左右,实现销售额6000余万元,形成“常路孝和”“常路大嫂”“张台煎饼”“拿起煎饼想起娘”等诸多品牌集群。

建设煎饼产业园

规划长远发展

为做大做强煎饼产业,常路镇依托原有的煎饼加工厂,带动发展加工点和煎饼加工专业村。在临沂市民政局派驻大张台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筹集240余万元,建设的常路煎饼产业园现已投入使用。“利用产业园,形成规模化生产——带动更多村民投身这一行业,让他们发家致富,另外也给村集体增加部分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临沂市民政局派驻大张台村第一书记万红娟说。

常路镇在大张台村还成立煎饼行业协会,与临沂市市场监管局合作,制作手工煎饼规范标准,使煎饼产业实现稳健有序发展。村“两委”和合作社一起,制定煎饼产业园的规划发展思路,引导、帮助煎饼合作社,注册商标,并会同相关部门一起制定出台“手工煎饼团体标准”。常路镇还利用“互联网+”模式,拓宽营销渠道,电商供货,源头有保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让常路煎饼走进千家万户。

如今的煎饼产业,已成为常路镇的品牌和符号,是发展生态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利抓手。(姜曼 公绪成)

分享新闻
返回上一页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2.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