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监管
吉林
下拉
深耕设施农业 为美丽乡村建设赋能添力——专访吉林省艺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殿奎
2021-12-09 15:23:59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编辑:韩野
摘要:陈殿奎,吉林省艺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06年开始投身设施农业,2010年成立吉林省艺道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在温室大棚领域持续研发,2020年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与日本、荷兰、俄罗斯等国的研究机构交流合作,成功案例百余个。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刘静慧)陈殿奎,吉林省艺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06年开始投身设施农业,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着农业设施的研究。

吉林省艺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致力于在温室大棚领域持续研发,产品质量优、接地气,2020年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先后与日本、荷兰、俄罗斯等国的研究机构交流合作,成功案例百余个,具备成熟的工程规划、建设和运维经验,客户辐射东北、西北、华北等区域,向全国乃至周边国家进军。

2021年12月3日,中国食品安全报吉林记者站站长刘静慧对吉林省艺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殿奎进行了专访。陈殿奎就自己投身设施农业的初衷,核心产品研发的心路历程以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愿景与刘静慧进行了深入交流。

心系农业 搞一场“保温被革命”

东北属于高寒地区,冬季的温室大棚保温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传统保温被不透光,在北方冬季日照时间短的客观条件下,作物生长受到限制。“我生在农村,对农业生产一直很关注,使用传统温室大棚的农户,不仅担心作物生长,每到冬天还要为清雪而犯愁,在这上面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陈殿奎说。

为有效防止积雪压塌温室大棚,陈殿奎带领团队反复研究。根据实际测试,积雪在超过2厘米厚度时,在55度倾角的薄膜上会因自身重力裂开,自然滑落。“我们设计的采光角为67度,不需要人工清理积雪,减少人工成本,同时不影响采光”,陈殿奎介绍。

经过不断完善,“隔湿透光保温被”于2021年投入市场,目前已被成熟应用。

温室大棚可以让东北的农户们在冬季种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陈殿奎算了一笔账:一个标准温室大棚的面积大概在500-1000平方米,仅一个大棚的作物,就可以创收3-6万元,对于农户来说,这可是看得见的实惠。

峰回路转 解决传统技术缺陷

陈殿奎的研发过程颇为波折,他带领研发团队一次次试验,又一次次失败,最艰难的时候甚至想过放弃。直到2020年,陈殿奎接触到一种新型材料,他顿时眼前一亮,感觉找到了新型保温被研发的切入点。经过跟团队成员的反复打磨,一款“隔湿透光保温被”成功面世。“样品试用的时候,我发现在大棚里能正常看书,当时非常兴奋”,陈殿奎说。

为了验证保温效果,陈殿奎找到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由专业实验室做对比实验。实验数据显示,陈殿奎研发的这款“隔湿透光保温被”相较传统保温被保温性能提升了一倍。陈殿奎又请来长春光机所的相关专家测试透光率,测试结果显示,全谱系光均能通过,其中强光通过率为16%,弱光通过率为30%。透光率的提升,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必要条件,可以有效促进作物生长。

优势明显 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据了解,“隔湿透光保温被”采用新型高分子材料,以隔湿防水、高保温、长寿命的核心优势特征,完美解决了众多传统保温被的性能缺陷,并荣获国家专利。目前已在全国多个城市推广使用。陈殿奎的团队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家“漠菇”食用菌基地设计安装温室大棚100多栋;为河北省保定市一家老香菇产业扶贫基地设计安装温室大棚2000多栋。种植用户使用验证及系统动态测试对比,充分证明了“隔湿透光保温被”的保温性能优、抗灾能力强、使用寿命长、使用成本低、现代化程度高等优势,其效果显著,受到用户的追捧。

陈殿奎说,改进后的温室大棚,解决了植物对光照的需求,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除了提高产量,还能助力农产品提早上市,赶上市场行情,帮助农民增收。

为了让农户们减少人力和成本投入,陈殿奎为温室大棚设计了一整套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作物生长需要通风,但是冬季一旦通风就会让室内温度过低;不通风,正午时分又会使室内温度过高,影响作物生长”,陈殿奎说,传统温室大棚很难让通风和温度达到平衡。而他设计的温室大棚,在棚的最高点加开了一排天窗。智能管理系统可以自动调节室内温度,一旦室内温度过高,天窗自动打开,室内外空气交换;室温达到设定的适宜温度,所有窗口自动闭合,完美解决了通风和温度的难题。

不仅如此,改良后的温室大棚,可以自动收放保温被,农户甚至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远程控制,十分便捷。每一个细微处的设计,都体现了陈殿奎的用心,真真正正为农民着想。

“我们不是做农业的,而是为农业服务的。”这是陈殿奎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农业服务,是陈殿奎始终坚持的信念。截至目前,陈殿奎和他的团队已获得30余项国家专利,为传统农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坚守使命 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每一次新技术产品的诞生和颠覆,必然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农民不再“靠天吃饭”,有了“隔湿透光保温被”的温室大棚不惧恶劣天气,让人们一年四季都能享用绿色、高品质的蔬果,为东北冬季蔬菜本地供应提供了可能性。

除了传统种植业之外,陈殿奎没有忘记从事养殖业的农户,他潜心设计的智能阳光圈舍,正是为猪、牛、羊等牲畜的养殖,带来了切实帮助。

“猪牛羊等牲畜也是有心情的,心情好,其肉质才会更好。”在陈殿奎的设计中,智能阳光圈舍通过温度和湿度等一体化智能控制,可以为牲畜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陈殿奎举了个小例子:“很多人都说,牛不怕冻,但在寒冷环境下,如果喂牛200斤草料,只有100斤能转化为营养,牛自然就会变瘦。可是如果给牛一个温暖的环境,那么200斤草料就可以全部转化成营养,对于农民来说,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变化。”

陈建奎的设计,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为吉林省千万头肉牛工程助力的同时,也为家乡的美丽乡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陈殿奎说,动植物是有生命的,他所从事的设施农业正是为动植物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这让他和团队有很强的使命感,“我们要做动植物阳光之家打造者,达到产量质量双量上升的目标”。

陈殿奎希望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能为家乡的美丽乡村建设出一份力。以设施农业不断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分享新闻
返回上一页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2.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