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监管
山西
下拉
一场只能胜利的“山西小米”产业革命
2019-04-23 13:21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编辑:郭宗帅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省长楼阳生曾生动地推介山西小杂粮:“山西小杂粮绿色安全、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具有健身、延年、益寿等功效。”楼阳生说,过去抗战岁月里,“小米加步枪”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作出重要贡献;今天,“小米助小康”正在帮助老区人民群众摘掉贫困帽,走上致富路。

是什么样的价值让一省之长亲自为“山西小米”代言?又是怎样的契机让见证过中华民族伟大胜利的“山西小米”,也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革命”——

1.“五谷之首”的前世今生

据上古传说记载,自从农业发明者神农氏在山西高平的羊头山上,将野生的狗尾草驯化成谷子栽种以来,山西就成为中国谷子起源最早,品种资源最多的地区,小米也成为中国种植最古老的粮食之一。
20190423134341388.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古代中国,以“社稷”代指国家,其中,“社”为土神,“稷”即指谷神。寄托神祗的谷子成为以农为本、以农立国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调养原则,明确了五谷杂粮在饮食中的主导地位。古代农人经过长期的观察、体验和总结,也发现五谷即各式各样的种子,是生命之本源,是生命的延续,而“粟”(谷子)又是其中最好的,因为“粟”的生命力最强。古农谚有"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里旱死粟",说明小米抗旱能力超群,且耐贫瘠,不怕酸碱。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被称之为大旱之年老百姓的“救命粮”。

祖国医学认为,同样是种子,数量越多则能量越大,滋补力就越强。故天生万物,独厚五谷,五谷中粟米最佳,被尊为五谷之首。现当代,人们用营养学进一步破解了“小米养命养人”的原理。小米的淀粉含量很高(约70%),是一种能量食物。同时含有较多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他命族、烟酸以及丰富的色氨酸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小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不低于稻、麦,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是大米的几倍,矿物质含量也高于大米。营养分析表明,小米是五谷中所含营养物质最为全面的,且没有任何过敏源。

如果说天生万物,独厚五谷,那么从自然禀赋和种植传统上来看,则是“粟谷之生,独钟三晋”。山西位于黄土高坡,土壤丰厚,干旱少雨,是谷子适宜生长的地区之一。在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山西谷子起源与发展研究》一书中,就有“山西谷子在全国的优势最强,无论是规模优势指数(ASI),效率优势指数(EAI),还是综合优势指数(AAI),均居各省市之首”的表述。

因丰富的杂粮品种资源,山西一直以“小杂粮王国”的美誉蜚声海内外。其中,山西小米又以其独特品种和环境孕育的综合优势,被誉为王冠上的明珠。这颗“明珠”不仅是华夏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近代更以“小米加步枪”的强大生命力,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

2.再不“革命”就要“被革命”的山西小米

从远古农耕文明的“王冠明珠”,到近现代短缺经济下的“救命粮”,山西小米一直拥有“超高人气”。然而,进入工业信息化时代,特别是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发展、商业发达,山西小米产业却备受考验。

传统上,谷子种植费工费时,管理粗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省谷田面积不断减少。再加上用工成本较高,劳动力紧缺,机械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谷子种植产业的快速发展。虽然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省里先后从领导方法、科技支持方面对谷子生产给予引导,但相比其他农作物,谷子种植面积还是逐年萎缩。
20190423134409062.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谷子加工也基本上停留在初级加工水平,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单一,加工产品主要是小米,小米市场也集中在具有早晚饮食稀饭习惯的华北和东北地区,南方市场基本处于真空地带。各地小米加工企业数量众多、小而分散,加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农户或家庭作坊直面市场交换的“小农经济”长期存在。

虽然有些企业和科研单位尝试小米深加工,如米醋、米酒、米糊、锅巴等,但产品档次不高、品牌优势不强,市场占有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再说消费,借着“瓜菜代”、“粗粮当家”度过短缺经济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一心要用精米白面“犒劳”口腹,丰富长期单调的饮食,小米不再是“天天见”的主粮,消费量下降导致市场更进一步的萎缩。有统计数据显示,山西省谷子播种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89.51万亩(1936年为1553.7万亩),下滑到2015年的340.62万亩。
20190423134456767.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时代变迁,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健康,当人们又重新想到小米的营养优势时,当年品质“甲天下”的山西小米几乎已退化成区域性“小杂粮”,品质优劣难辨,无影响力辐射全国的品牌,企业小而散,大多自产自销,自生自灭。在一个用标准、数据说话的时代,山西小米几千年积累的下来“人气”和口碑,已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市场。

3.山西小米全产业链“革命”发起“冲锋”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山西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打好特色优势牌。山西是著名的‘小杂粮王国’,孕育出众多的特色农产品,谷子、杂豆、莜麦等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要立足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习总书记的“一语道破”仿佛“发令枪”,山西小米的“产业革命”就此开启。自上而下的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政策密集出台,各部门、各地市也纷纷出台相应政策,或联合行动,或分工合作。
20190423134437664.jpg
(山西小米公共品牌的logo)

2017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小米”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成立由粮、农、科技、工商、财税金融、国土资源等职能部门和科研院所、高校组成的“山西小米”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商标设计、标准制定、联盟建立、基地生产、品牌管理、品牌宣传和产品推介、质量追溯体系等建设,统筹安排,逐步推进,创立品质优良、全国闻名的“山西小米”品牌。目标则“剑指”:到2020年,将“山西小米”品牌建设成为全国著名区域公共品牌,推动“山西小米”由“好米”变“名米”“名米”卖“好价”。提高山西小米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进而促进全省杂粮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7年11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则从农业技术层面确立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破除农业发展瓶颈的方法,破解当前全省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收紧、农机农艺不配套、旱作品种选育滞后、加工转化能力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的新问题,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018年10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山西小米”品牌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则更加具象地确定了到2020年,重点扶持20个左右小米加工龙头企业,建设 30万亩绿色有机“山西小米”生产基地,优质山西小米产量突破1亿斤,增收20亿元左右,基本建成“山西小米”标准体系、生产加工体系、质量监督和追溯体系、现代营销体系的目标。

2017年12月,山西省农业厅召开全省杂粮产业振兴工作推进会议,围绕广灵县、山阴县、沁县等13个重点县(市、区)杂粮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杂粮特色产业扶贫、有机旱作农业、功能农业发展,制定全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杂粮重点县方案。
20190423134521846.jpg
(2019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现场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19年3月,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印发《山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标准化建设方案》,启动旨在掌握行业“话语权”的标准体系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立结构优化、功能契合和特色鲜明的地方标准体系,实现“山西杂粮”“山西小米”“山西好粮油”等重点领域亟需的标准基本覆盖;开展“山西小米”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探索“标准+认证”发展模式,以标准为依据,授权生产企业使用产品标识,发挥品牌引领效应。

4.小米“革命”的初战成果

一剂剂“良方”开出,从企业到行业再到产业,“山西小米”的商品优势和商业价值被全面激活,产业呈现“点线面”推进的格局,一派生机勃勃,捷报频传。

首先是健全的种子工作体系。据统计,建国以来至2015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谷子品种有90余个,其中,由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的以晋谷6号、晋谷10号、晋谷20号为代表系列的抗旱、高产、抗病品种,还有晋谷21号、晋谷29号、晋谷54号等,都堪称经典的优质谷品种。包括经国家登记认定的优良品种晋谷57、晋谷59、晋谷60、大同34号、晋汾02、长农35号、长生07、长生13等,构成了最扎实的山西小米品种体系。同时,朔州、吕梁、长治等地开始逐步建立“山西小米”良种示范展示区和良种繁育展示区,为“山西小米”品牌孕育良种。
20190423134745362.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7年10月,山西省粮食行业协会组织境内种植、生产、加工、经营等企业,与小米有关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社会团体、组织等自愿组成“山西小米产业联盟”。企业成员包括从400多家企业中选出的具有绿色认证、基地化种植、规模化加工的10家龙头企业。2019年2月,“山西小米产业联盟”再新增9家企业。

2018年1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受理“山西小米”商标的注册申请,4月,省版权局发放“山西小米”logo作品登记证书,山西小米品牌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同期,山西小米运营中心投入运营,初步建成线上线下营销体系,线上包括天猫、京东、微商城和官网;线下建立西南营销中心和华北营销中心,目前正在重点打造华南和华东市场,并与中石化、中石油等央企连锁超市达成合作意向……
20190423134548356.jpg
(“沁州牌”沁州黄小米薪火传承图 来自官网)

2018年5月,省粮食局首批授权“沁州黄”等9家企业使用“山西小米”形象标志和广告语,拥有山西小米logo统一包装的产品正式投入市场。

2018年6月,“山西小米号”动车开通,全国小米品鉴大会、山西小米携手吉林大米郭凤莲代言推荐、哈尔滨联合对接会等等推广活动,将“小米,还是山西的好”的概念,植入到全国消费者的认知中。

一系列产业关联的设计和运作,使“山西小米”由原来的初级产品升级为多次加工、多次增值的高效优质商品,既满足了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又使企业从中获得更高效益,从而促进产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到此,山西小米产业革命,貌似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是,听听来自他们的声音,也许“硬仗”还在后面......

5.企业:政府、行业、企业能“步调一致”吗?

山西鑫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首批被授权使用“山西小米”公共品牌的企业,也是朔州市首家涉农电子商务企业。2017年,鑫霏农业通过线上线下批发、销售农产品交易量达1.66万吨,总交易额达6300多万元,占山阴县小杂粮交易量的37.5%,其中,销售谷子4130吨,销售收入2891万元。企业已将山西小杂粮打入国际市场,远销欧洲、东亚及东南亚地区。

山西鑫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山西小米”产业联盟第二届轮值主席张海元在谈到企业发展时说,如今全省上下擦亮“山西小米”金字招牌的行动,对企业无疑是重大利好,“山西小米”已成为企业产品推广的“通行证”。但在企业运作中,还存在不少令他头疼的事,比如绝大多数企业面临的“资金”问题。农产品种植加工与季节直接相关,因此企业“最缺钱”的时候是往往是春天和秋天,但政府补贴项目、政策落地的“节奏”却无法与生产企业“合拍”......
20190423134855037.jpg
山西(忻州)首届杂粮产业博览会在忻州开幕

对于资金问题,山西石鼓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武生选择“努力自筹”。“山西小米”近几年在市场上的表现让刘武生难掩兴奋,因为热销,谷子的收购价从1.8元涨至3元,种植户积极性高涨,企业品牌“石鼓小米”成品散装销售价也涨至5到6元,为历史最好时期。“入行”第10年即2017年,企业主打品牌“石鼓小米”销售收入已达2800万元,同年入选“中国好粮油”第一批企业名录(全省入选三家,包括沁州牌沁州黄与汾州香),同时入选“山西好粮油”(全省共十家)。

刘武生庆幸自己“赶上了好形势”,但仍然因为“贷款很难”,需要从生产环节中抽出很大精力来“筹措资金”,完成今年将谷子种植面积达从6000亩扩展到2万亩的计划。“撑过这几年就好了”,刘武生说。
20190423134929812.jpg
(中国·大同杂粮产业暨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研讨会在广灵召开)

6.职能部门:不让“短视”企业“坏了一锅汤”,考验管理者智慧

顶层设计层面,山西小米“产业革命”的“宏图”已经铺展开来,且捷报频传。但具体到企业经营中,能够“撑下去”其实并不容易。据山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产业发展处处长程虹介绍,过去山西省的小米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间弱、两头散,有品类无品牌,不成规模。就如农作物品种不跟进会退化、淘汰一样,近年来,政府层面对山西小米产业的全面跟进、规范引导、品牌塑造,也会起到“大浪淘沙”的作用。但相对政府部门引导来讲,企业才是追求品质的主体,而品质是产业链的发端和依据。但一些小企业的“短视”和“游击”,却有可能“坏了一锅汤”。

同样让企业负责人担忧的是,在企业真心做实业,从源头扎实打造产品品质,消费者对“山西小米”的“地域好感和品牌好感”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又出现“山寨”和“李鬼”搅局。品牌建设的同时,市场管理、追溯体系建设同样任重道远,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步调一致,共“御”假冒伪劣之“敌”。

7.行业专家:谁来回答什么是“好小米”?为什么山西有好小米?

山西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品牌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郭守祥认为,品牌建设是对“山西小米”价值链的系统打造。很显然,这需要时间,是一场“持久战”。

同样需要时间的还有市场培育。山西省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白少勇表示,小米作为调剂粮,消费规模有限,目前我国谷子消费的类型主要还是原粮消费,而且仍将持续。单一化的“小米粥”消费方式是限制谷子产业发展的最大的挑战,更是限制谷子发展的最大问题。小米主食化品种培育、传统主食恢复、主食化食品研发、其他消费途径拓展虽然迫在眉睫,但都需要一个市场培育的过程。

在山西小米产业联盟的19家成员企业中,较为成熟的有4-5家,多数企业还处在初级价段。相较集中打造的“山西小米”公共品牌效应,一些县域小米品牌如“武乡小米”、“广灵小米”、“阳曲小米”等等,还显得比较单薄。

在山西省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的专家们看来,山西小米“革命”还是一场“整体战”。在这场“硬仗”中,首先应明确分工,政府通过梳理公有资源,在各地争夺“好小米”公共品牌的博弈中的“先声夺人”,之后制定规则,并为企业搞好服务和保障;企业则着眼找特色、寻差异、做普及,在长期摸索中积蓄能量。
20190423135006741.jpg
(图片来源网络)

但到底应该由谁来回答什么是“好小米”?为什么山西有好小米?管理体系授权是“好小米”的保障吗?

专家认为,山西独特的环境资源,“山西小米”完善的评价体系、追溯体系和标准体系,才是好小米真正的“背书”,才能够构建起企业差异化个性品牌的成长空间,实现县域品牌的以点带面,省域品牌的抱团发展。而我们更长远的目标是:以“山西小米”为抓手和样本,最终拉动山西小杂粮产业的发展,拉动红枣、党参、黄芪等山西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让“小杂粮王国”名至实归。

山西小米产业“革命”,“硬仗”还在后面......
分享新闻
返回上一页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2.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