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监管
四川
下拉
泸州推出全国首部酒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
2019-02-22 13:39来源:四川新闻网编辑:刘洪美


  泸州推出全国首部酒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

  1月7日,泸州市文体广局文化遗产保护科科长陈科的笔记本上,写下新年目标:2019年底,完成《泸州市白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条例》实施细则。

  去年12月1日起,泸州正式实施《条例》,这标志着国内首部酒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在四川诞生。据介绍,为有效保护泸州遗产文化,《条例》将符合条件的老窖池、老作坊、储酒空间和古遗址、市级以上与白酒传统酿造技艺相关的非遗传承人等列入名录,同时创新推出技艺代表人,保护白酒传统酿造人才。

  这项创新因何推出?怎样探索?反响如何?1月7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及酒企负责人。

  现状

  老窖池消失酒业人才流失

  “就剩这些宝贝了,再不保护,更多老窖池将消失。”1月7日,参与《条例》研究工作的泸州市商务局副局长邹学明叹了口气。他坦言,目前老窖池散落在泸州主城区各个角落,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遭到了影响和破坏。

  这一现象,与泸州加快城市建设有关。近些年,泸州提出在2020年建成“双两百”(建成区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城市户籍人口达200万人)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和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而另一个发人深省的信号,是酒业人才认可度不高、受保护范围窄,一定程度上造成泸州酒业人才的流失。“每4090名酒业从业人员中,仅有1人是非遗传承人,受到相关保护。”陈科介绍,泸州市酒业从业人员近18万人,市级以上与白酒传统酿造技艺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仅44人。

  面对消失的老窖池、流失的酒业人才以及“双两百”城市的目标,摆在泸州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在城市建设与白酒历史文化保护之间找到“支点”。

  过去,泸州也采取过保护和发展措施,但由于保护缺乏整体性理念,保护手段单一,效果未能呈现,区域性特色得不到体现和发展。泸州市决策层意识到,泸州酒文化想得到长远发展和更好的传承,必须带着问题意识,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探路

  对外寻“经验”对内找“诉求”

  “难!”泸州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雷正云回忆,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说来容易,但国内没有一部酒文化保护条例可供借鉴。感到迷茫的雷正云,经常鼓励参与立法的团队相关人员,“要深入调研,找到治本之策。”

  如何在不闭门造车的同时,结合地方特色找到一条适合泸州酒文化的保护之路?这个问题,泸州探索了两年多。

  团队核心成员之一陈科告诉记者,近两年的探索过程中,《条例》修改了56次。

  团队对外寻“经验”,学习天津、海南、浙江等地的非酒类地方立法经验;对内找“诉求”,先后分3轮向泸州市白酒企业征求意见,发出1000多份调查问卷,摸清企业和专业人士的诉求。

  2016年12月下旬,泸州市人大常委会将《条例》作为2017年预调研项目;去年11月中旬,泸州市人大常委会将其列入2018年立法计划。这个项目为泸州白酒文化保护工作打开一扇天窗。

  2018年12月1日起,《条例》正式实施,全文共六章、54条。邹学明介绍,《条例》对属于文物点和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老窖池、老作坊、储酒空间规定了一系列禁止和限制性措施。如在划定的保护范围内,未经许可,不能进行与保护无关的工程建设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不得进行可能影响老窖池、老作坊和储酒空间等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实际上,就是城市建设为白酒历史文化让一步。”

  同时,《条例》还创新在酒业从业人员和非遗传承人间设计一个“过渡”角色——“技艺代表人”。

  值得一提的是,违反《条例》的,将由市、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分类处罚。如破坏老窖池、老作坊和储酒空间的,将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将处以最高20万元的罚款等。

  求变

  上万老窖池有法“护航”

  “有了法,就有了保护酒文化的根!”雷正云兴奋地说,《条例》的实施,意味着30年以上窖龄的约1.46万口窖池得到保护,其中,浓香型窖池1.39万口,酱香型窖池686口,涉及企业122家。

  目前,不少酒企观念已发生积极变化。泸州中远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荣忠远说,立法后,他的窖池得到名正言顺的保护,如果有人在酒厂周边野蛮施工,自己可以找到法律依据来维权了。

  更多酒业人才也将受到认可和保护。“如何选拔非遗传承人,自此有了章法。”在陈科眼中,“技艺代表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和普通酒业从业人员间的“过渡”角色,也是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后备力量。郎酒集团相关负责人认为,“技艺代表人”的推行,将为白酒传统酿造储备大批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单一的、缺乏整体性理念的保护手段也有望成为历史。《条例》设置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规定在符合条件的特定区域可以设立白酒文化生态保护区,在政策优惠、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扶持。

  “这几天,实施细则的提纲已经拟出来了。”1月7日,陈科说,目前最难的挑战在于,要在今年底完成实施细则。“比如技艺代表人每年选多少人、如何选拔、如何确定专家委员会,都需要继续讨论。”

分享新闻
返回上一页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2.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