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监管
河北
下拉
河北廊坊:聚焦农村假冒伪劣食品 深入推进专项整治行动
2022-07-15 09:36:56来源: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办公室编辑:郑添元
摘要:日前,廊坊市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等采取多种措施有序推进全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全力守护群众的舌尖安全。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员 王卫光 郭书民)按照国家、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部署,2022年以来,廊坊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克服了新冠病毒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围绕整治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全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0216家次,其中:食品生产企业759家次、食品销售者5708家次、餐饮服务者3351家次,检查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418家次,检查网络食品第三方平台提供者21个次,组织食品(含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3261批次,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者125家,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件223件,罚款161.95万元,建设规范化市场4个,完成规范化建设农村食品经营示范店19个,农村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供应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有力净化了农村食品消费市场,有效维护了食品市场秩序。

20220715091923394002.png

检查现场 图片来源:廊坊市市场监管局

工作措施

高位推动,强化组织管理

依照省食安办、省局《关于深入推进2022年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征求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商务、公安、供销合作社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以市政府的名义印发了《2022年廊坊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对《河北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效果评价细则》进行了细化,明确了创建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及分工和实施步骤,从组织领导、指导督导、问题处理、宣传引导、信息报送方面提出了五点要求,完善了政府负责、食安办牵头、部门落实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借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组建了11个督导包联工作组,不定期对包括农村食品整治的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重点安排实行专班负责、专人检查,督促落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分工负责,合力推进整治

全市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照整治方案要求,以影响农村食品安全的重点地域、重点场所、重点企业、重点人群强化监督管控。

市公安部门深入开展昆仑-2022行动,发挥公安特情和信息联络员的作用,走访农贸市场、各类商超等相关场所,主动查找案件线索实施精准打击,出动警力1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受理各类食品协查案件9起,涉及线索76条,处置率100%。

市农业农村部门制定了《廊坊市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积极开展农资打假行动,一是加强种养殖环节的检查,重点检查投入品安全使用、违法使用禁限用农兽药品、不按规定执行休药期规定、残留超标等行为;二是加强对投入品销售的检查,充分利用全国或部门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共享平台搜集办案信息,排查安全隐患。三是加强大督抽查,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定期进行例行监测、抽检,提升合格率。上半年,农业农村部门共检查种养殖户2953家次,查处农产品质量案件5起,抽检畜禽产品116批、蔬菜34批次,农药30批次,兽药25批次。

市商务部门围绕加强农村流通系统建设,营造农村良好消费环境,充分发挥河北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推动城乡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鼓励消费品领域供应链龙头企业向农村延伸服务链条,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改造提升便民市场,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服务功能。

市供销合作社从规范供销系统制度入手,制定了《食品准入制度》《食用农产品准入制度》《食品检查制度》《不安全食品处置制度》《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文明诚信公约》等,并通过喇叭广播、发放材料向农村消费者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市市场监管部门围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活动,结合铁拳行动和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活动,以问题为导向,综合运用日常检查、专项治理、监督抽验、投诉举报等多种手段,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食品生产环节针对3.15曝光的问题,及时启动酱腌菜及淀粉制品专项整治,发现排查隐患问题26个,对2021-2022抽检不合格的11家企业负责人开展集中责任约谈,制定完善风险清单;食品流通环节对全市食品小作坊开展全面清查,对519家食品小作坊建立信息档案;餐饮环节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配合推进互联网+智慧监管;食用农产品环节积极推进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追溯应用系统建设,录入信息14.6万条;食品抽检环节核查处置不合格食品154件。

全面培训,打造共治格局

结合普法宣传活动,借助送法进企业、服务零距离活动,开展学习+培训+普法食品提升行动,在以微信、官网等形式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制发了《冷链食品经营企业疫情防控明白纸》和《冷链食品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和处罚依据》的同时,因地制宜实施两方面的培训:一是食品安全协管员的培训,依托总局网络学院、高研院、食安员抽考APP以及廊坊市市场监管局执法终端等平台培训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1271人,培训覆盖率36%;二是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通过云课堂、以案说法、以例讲法等方式对食品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为天环冷链物流公司80多名商户定制式讲解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组织相关从业人员开展线上学法、线下答题活动,2736名冷链食品一线员工参与了考试答题;两次以视频的形式对全市食品流通、冷链食品监管人员和冷链食品企业、大中型超市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对《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疫情防控指南》、冷链食品追溯管理系统以及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的相知知识进行了系统全面讲解。

问题隐患

食品小作坊生产不规范问题严重

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厂家普遍规模小、工艺设备落后,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追逐利益动机强烈,对原料采购和产品质量把控不严。周边环境以及昆虫、家禽家畜等危害影响持续存在,生产场所很难保持洁净,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销售过期、变质食品依然存在

多数农村小超市、小食品店、小副食店、小商店、小摊点等食品经营主体和农村集市、食品批发市场存在经营秩序部规范、甚至无证经营现象,很多不能按照规定条件和要求贮存食品,存在销售超过保质期、“三无”、假冒伪劣食品等问题。

农村餐饮消费安全管理不规范

农村餐饮单位大多未建立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健康合格证持证率低,食品安全知识匮乏;卫生设施普遍不健全或不配套,操作间无防蝇防尘设施,无食品专用仓库,无证从业等。特别是农村婚丧嫁娶时普遍使用的“流动大棚”,食品原料采购随意性大,消毒、保洁等设施基本没有,个别从业人员滥用添加剂、掺杂使假、违法添加违禁物质、食品安全隐患突出。

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尚待加强

农村食品市场点多面广线长,监管力量工作量大,但受经费等相关因素所限,基层监管人员相对较少,难以实现全覆盖监管。有食品质量检测能力的基层监管单位普遍存在仪器匮乏、设备陈旧落后的问题,难以满足当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需求。

下半年的工作重点

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从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入手,持续推进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向纵深发展,圆满完整治工作目标。

从管源头下手,持续加大监管力度

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突出对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小商店、小超市的整治力度,不断提升“三小”质量安全水平。同时,紧紧围绕群众日常大宗消费食品、饮料食品、儿童食品以及民俗食品等,针对食品标识不符合规定、销售过期食品、回收食品再加工或更换包装再销售等突出问题,加大对农产品和食品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的监管力度。

从查风险下手,深入开展隐患排查

以与农村地区群众日常生活消费关系密切、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消费者投诉举报较为集中、社会反映突出的食品为重点品种,科学开展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及时发现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加强不合格食品后处理,采取针对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从抓整治下手,集中开展专项治理

组织开展查处无证从业、“三无”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等专项整治。针对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动,严厉整治农村食品市场,坚决从严查处食品质量不合格等违法行为。

从抓宣传下手,积极营造共治氛围

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发动,利用集中宣传和发放宣传材料,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法》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逐步提升食品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提高食品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法治意识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加大“12315”等投诉举报热线宣传普及,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努力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广泛参与食品安全、共管共治的良好社会氛围。

分享新闻
返回上一页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2.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