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监管
陕西
下拉
“陕西好粮油”助全运 “延安小米”开启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1-09-15 17:10:52来源:新华网编辑:郑添元
摘要:日前,陕西省延安小米实现了由粗加工到精细化加工的转变,向更高品质优化发展。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通过打造“延安小米”金字招牌,助推陕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辆辆装载延安小米的货车驶入西安奥体中心场馆,一碗碗小米粥飘香全运村餐厅,一盒盒印有“延安小米”四个大字的热食盒餐展示金色品牌力量……7月25日,“延安小米”正式亮相十四运会。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标志着“延安小米”开启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打造“延安小米”金字招牌,是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为契机,不断推进“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开展区域粮食公共品牌建设,打出了一套“延安小米”品牌发展的“组合拳”,让“延安小米”声名远扬。

传承 红色记忆下的养生瑰宝

9月的延安,秋高气爽,天高云阔。

莽莽苍苍的黄土高原,积蓄了大自然的伟力,见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和战斗的13个春秋。

在这片神奇的黄土地上,孕育了独特的延安小米,哺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回望延安光荣的革命历史,延安小米始终与其紧密相连。

延安小米不仅是一个优质农产品的概念,更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品牌价值。

——有根,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延安市位于陕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无霜期170天,年均气温7.7℃-10.6℃,年均日照数2300-2700小时,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尤其适合杂粮的培育及生长。

延安小米,在陕北这片古老而神秘的黄土高原,已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有“千糜万谷”之说。“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里旱死粟”,延安属半干旱山区,十年九旱,而谷子适应能力极强,耐旱、耐瘠薄、耐酸、耐碱、耐贮藏,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延安小米独特的品质和非同寻常的营养价值。2012年12月,“延安小米”申报认定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

——有魂,延安小米的“红色基因”

“吃着陕北的小米,陕北红军创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北小米滋养了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反动派军队的飞机大炮。人们熟知“小米加步枪”中的小米就是——延安小米。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陕北高原的黄土,这片饱含深情的土地,倾尽所有的力气将全身的营养从厚厚的黄土层里供给谷子。陕北的黄土滋养了小米,小米滋养了中国革命,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有营养,绿色健康的有机小米

原生态无污染,在种植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种植生产方式,才能保障产品无公害的品质。“一是采用畜力加人工和半机械加人工的播种方式进行种植;二是采用羊粪、鸡粪、猪粪等农家肥,不施化肥农药;三是间苗、除草、收割等生产环节全由人工完成。”延川县粮食管理部门负责人介绍。

连枷打谷,石磨碾谷去皮……今天,在延安很多村里依然随处可见已有几百年历史的石磨,采用这种传统碾压方式,不但不会对谷物造成损害,小米原始的营养成分和浓重的米香也得以保留。

转变加工方式,提升产品质量。在现代化厂房里,一台台机器快速运转,清粮机、储存罐、去石机、脱壳机、沙滚机、分离机……全自动生产小米的一体化设备,实现了由粗加工到精细化加工的转变,延安小米品质更加优化。

“延安小米色泽金黄,颗粒圆润,晶莹明亮,黏糯芳香,其蛋白质含量高达16%,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平均含脂肪4.5%,并且富含多种维生素,特别是富含人体既不能合成亦不可缺少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延安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宝平介绍。

探索 打造延安小米的“金字招牌”

曾经的延安小米,多以原粮或粗加工产品形式出售,加工门槛低,品牌比较混乱,“好米”不能变“名米”。

如何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成了“延安小米”必须跨越的一道坎。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张翔说:“延安的小米品牌‘小而杂’‘散而弱’,质量优却没有换来响亮的名气和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急需一块金字招牌。”

2012年,延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米的产业化发展,先后申报认定了“延安小米”地理保护标志产品,完成了产地、产品、加工厂的有机认证。“延安小米”2013年、2015年连续两次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16年“延安小米”商标获陕西省著名商标,有三家企业产品入选陕西省第一批“陕西好粮油”企业产品名录。

2021年7月,“延安小米”亮相十四运会,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标志着“延安小米”从陕西走向全国,全面开启品牌建设新格局。

——助力十四运会,让“延安小米”名扬四方

“这小米粥,稠糊糊、金灿灿的确实很好喝。”在全运村运动员餐厅,供应的小米粥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品尝并连连夸赞。

7月25日,贴有“延安小米”标志和广告语的热食盒餐正式供应十四运会组委会及演职人员。同时,由延安小米制成的杂粮米饭和窝窝头等,也将按一周三至四次频率供应。

“十四运会是展示‘延安小米’公共品牌的最佳平台和有利时机,将极大提升‘延安小米’区域公共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和价值力。”张翔说。

在十四运会,不仅可以吃得到“延安小米”,更看得见“延安小米”。

走进十四运会主赛场,印有“延安小米”标志的宣传牌随处可见。在场馆内外,循环播放的“陕西好粮油·延安小米”公益广告也让人印象深刻,从品质和品牌,从产量到质量,对“延安小米”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展示,“延安小米”公共品牌建设,谋定而动、蓄势待发。

——打造品牌IP,创新发展模式

在品牌建设成为产业发展新动能、驱动新模式、增长新引擎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讲好“陕西好粮油·延安小米”区域公共品牌深刻内涵,区域公共品牌如何实现价值再造,成为延安小米发展的“必答题”。

“做产品是做现在,做品牌是做未来。”张翔表示,只有在做好产品的基础上,实施名牌发展战略,通过抢占制高点的品牌策略,抢占消费者才能在未来取得丰硕的成果。

“我们通过顶层设计、按照‘1个公共品牌+N个地域特色产品’的建设模式,探索出一条实现品牌价值提升,产业模式创新的新路径。”张翔说。

定标准,编制“陕西好粮油·延安小米”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延安小米”种植、加工、营销、旅游、文化等全产业链条,打造“延安小米”新业态、新经济。

塑形象,制定“陕西好粮油·延安小米”品牌策略,确立品牌理念、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和市场定位,提出品牌宣传口号,制定“陕西好粮油·延安小米”品牌传播方案,快速提升品牌影响力。

保品质,制定“陕西好粮油·延安小米”品牌体系认证管理办法,修订“陕西好粮油”产品遴选办法,开展“陕西好粮油”产品监管。

文化IP,设计制作“陕西好粮油·延安小米”品牌IP,立体呈现“延安小米”品牌文化,制定“延安小米”品牌屋手册、编制品牌视觉策略手册等。

“优质粮食工程”带动全产业链升级,品牌建设推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通过顶层设计、落实举措,统一生产标准,实现“品牌蝶变”,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突破 推动县域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陕西追赶超越的必然要求。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把发展“优质粮食工程”作为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增创粮食产业发展新优势,着力提高农民收益,助推陕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粮油品牌建设是深化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选择,也是提高我省粮油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种粮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举措。”张翔说。

——“种”品牌,让农民尝到“甜头”

“免费给种子,高价回收,这好事咋能不干嘞。等到10月谷子收走后,我能挣4000多块钱呢。”延安市宝塔区姚店镇尹屯村签约农户苗树林说。

为保障种粮收益,提高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尹屯村杂粮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与龙头企业签订了小米种植销售协议,在村民粮食销路困难的情况下,企业以高于市场价格15%进行收购。尹屯村谷子种植面积由原来的不足百亩增加到今年的500多亩。

“以前种植其他粮食,一年下来挣不了多少钱。自从种了‘延安小米’,我家的光景是越过越好了。今年我又种了20多亩谷子,就这一项产业,我家就能增收近2万元。”延川县眼头塬村高延林介绍。

“延安小米”实现了脱贫户的小康梦,这得益于延安市实施的农业产业化振兴计划。绿色杂粮产业作为重要产业之一,延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扶持,从种植补贴(包括种子、化肥、地膜、病虫害防治)、订单收购、农产品认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面给予补助,充分调动起农民发展绿色杂粮的积极性,杂粮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拳头”产品。

“借助小米,完全能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梦想。”刘宝平介绍。近年来,延安市年均谷子种植面积30万亩,总产量3.5万吨左右,可为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200元以上。

——“三链协同”,把粮食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

支持优质粮食就地转化,助推县域经济发展,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坚持以“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为抓手,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延安小米”就地加工转化,促进粮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在延安,许多企业开启了谷子的精深加工,小米原料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

在延安峁疙瘩土特产品有限公司,“老面孔”升级,黄小米、月子米、特色小米粉等实现了专米专用;“新伙伴”登场,小米锅巴、小米糕、小米饼、小米酥、米花糖等20多种休闲食品广受欢迎。“延安小米”的营养保健价值得到推广,附加值的收益大幅度提升。

助力乡村振兴,粮食产业链主体要留在县域。走进延川县锦春枣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董事长刘锦春介绍,企业拥有进出口资质,拥有“锦洋”等注册商标,有先进的小米、红枣、五谷营养粉3条生产线80多种产品,年生产力5000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充分带动当地就业。

“下一步,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持续推进‘陕西好粮油1+N’品牌战略,健全完善‘五位一体’品牌建设体系,重点打造‘延安小米’品牌,讲好‘陕西好粮油’故事,让陕西好粮油走出陕西、迈向全国,提高粮食企业销量和利润,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农民种植意愿,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全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张翔说。(王文静)

分享新闻
返回上一页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2.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