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监管
新疆
下拉
新疆“葡萄村”推动葡萄高质稳定发展
2021-04-20 15:54:10来源:天山网编辑:郑添元
摘要:吐鲁番市贝勒克其坎儿孜村世代种植葡萄,被称为“葡萄村”。近年来,葡萄村坚持通过提升葡萄质量来提高鲜食葡萄产量,并发展葡萄产业深加工,促进村民增收。


4月10日,吐鲁番市高昌区葡萄镇贝勒克其坎儿孜村村民克依木·司马义在葡萄架下仔细查看开墩不久的葡萄藤。这些藤蔓决定着今年他家的收入。

贝勒克其坎儿孜村有282户村民,世代种植葡萄,被称为“葡萄村”。

近年来,贝勒克其坎儿孜村在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上下足了功夫,村里有众多像克依木这样的村民收获了比葡萄还甜的生活。

提升鲜食葡萄品质

“之前农民只凭经验,盲目追求产量,卖得不好就怪天气、怪市场,现在才明白,葡萄质量好了根本不愁卖。”村民沙它尔·阿布力米提是这些年吐鲁番葡萄提质增效的受益者之一。

最开始是葡萄架势改造。通过对葡萄架高度、行距等的规范化建设,改善了葡萄的通风和光照条件,葡萄的颗粒和色泽有了很大的改变。一举两得的是,葡萄架高了,机械化作业更方便了,既降低了成本又节省了时间。

随着葡萄产量逐年提高,村民对技术培训、科学种植有了更大的兴趣。

2020年,贝勒克其坎儿孜村联合吐鲁番新天地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建立100亩无核白示范基地,开展土壤检测针对性配方施肥工作,进一步提高鲜食葡萄的品质。

沙它尔家的4亩地成了示范基地中的一部分,一年下来不论是亩产还是品质都比其余的2亩地高出许多。

“种了这么多年葡萄从来没这么精细过,不仅一条藤上有多少串葡萄有要求,还要根据每亩地的情况精准施肥,科学管理的效果让人惊喜,葡萄的颗粒大、色泽好、口感好,去年1亩地的收入就达2万元。希望今年技术员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实用技术。”沙它尔说。

如今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贝勒克其坎儿孜村村民管理葡萄的水平大幅提升,收益也随之增加。

葡萄制干不超48小时

为创新葡萄干销售模式,村里的葡萄干不再一颗颗卖,而变为一串串卖,一整串葡萄干装一盒,一盒300克左右,取名“来一串”。产品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喜爱。

在贝勒克其坎儿孜村村委会院子里,能看到一个长约30米,宽、高各4米的箱体。吐鲁番市总工会驻贝勒克其坎儿孜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古丽加马力·阿不都拉介绍,箱体里是一条利用新能源生产高洁净葡萄干的生产线。

箱体顶部架设了太阳能光伏板用于发电,中间的集热板用来收集空气中的热能,可直接对鲜食葡萄进行烘干,从新鲜葡萄到一串葡萄干不超过48小时,从实验结果看,采用新技术晾晒的葡萄干洁净度完全达到出口标准。

“村委会里的‘加工厂’是一个缩小版,员工在这里进行学习培训。”古丽加马力指着离村委会不远的大型“箱体”介绍,正式厂房建设面积3200平方米,将建成高洁净葡萄干生产线12条,年产高洁净即食葡萄干1200吨—1500吨。

目前,葡萄干加工厂的厂房已搭建完成,等到设备进入就可全面投产,届时近百名村民可在家门口就业。

古丽加马力介绍,工厂运营后,不但能完成全村葡萄的制干,还将立足当地现有的原材料,研发杏干、桑葚干等果干,丰富产品种类。

葡萄带动旅游业发展

葡萄让贝勒克其坎儿孜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家致富的想法也越来越多。

结合村民的发展意愿,贝勒克其坎儿孜村一手抓葡萄种植,一手抓旅游发展,在村里建起“吐鲁番市古渔村白鹭湖富民康工”旅游景区。

“今年我准备发展体验游,游客可以来我家地里体验采摘的乐趣。”尽管鲜食葡萄和葡萄干加工已经为阿不都拉·阿不力孜带来了不少收入,可他依然想抓住旅游带来的新机遇。

村民沙拉木·加帕尔的家就在白鹭湖边,看到正在打造的景区,他总是笑意盈盈,“我准备建一个农家乐。”

古丽加马力表示,今后,村委会将把贝勒克其坎儿孜村打造成具有田园特色、渔村风貌、景色宜人的现代农业新村。(张瑞麟)

分享新闻
返回上一页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2.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