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副会长寇建平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12月5日下午,第十八届中国食品安全大会“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议题单元举行,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副会长寇建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寇建平介绍,根据对全国153个大中城市92个品种近2万个样品,122项检测指标进行的监测,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7%以上,从国际上来看,根据英国《经济学人》全球各国食品安全指数显示,2019年我国排第35位,2018年排第46位,食品安全有目共睹。在这样一个人口和群体大国,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起来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生产规模较小,全国有2.4亿农户,户均耕地7.5亩;6000多万生猪养殖场户,年出栏500头以上仅占43%。二是喜食鲜活和反季节,国人喜欢花样多的风味小吃、鲜活产品以及反季节的食物,这样在运输、储藏、加工等环节会带来安全隐患。三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关联度越来越大,近年来,关于食品流言时有发生,好不容易建立的品牌可能因为流言而影响整个产业链的正常运作。
寇建平认为,新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要实现三大转变,一是由单纯注重安全向质量安全并重转变,把重心放在安全上,要质量安全两手抓。二是由单纯政府监管向生产者自己承诺转变。三是由单纯追求产品安全向全程质量控制转变,把管理落实到全过程,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要保证农产品安全,就要从全程质量控制入手。一是加快完善标准检测体系。加快质量标准制定,和国际标准对接,质量标准相对滞后,检测技术有待提高;加快特色产品生产标准制修订,过去要解决数量问题,主要在大宗农产品上,比如水稻、猪、马、牛、羊,现在是特色农产品的标准,把这块短板补上,并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二是要注重农产品的包装标识。要改变过去散、乱上市销售现象,对产品进行规范的包装。三是加强科普宣传。现在农产品质量水平可以得到保障,种类也是应有尽有,但是消费者还会有安全方面的顾虑,主要原因是科普宣传没有跟上。举个化学农药的例子,现在很多人追求有机食品,其实化学农药是革命的成果,没有化学农药就没有粮食安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土地平均亩产粮食只有209公斤,现在平均480公斤,超过了国际400公斤的安全线。其成功除了品种的改良,就是农业化学品的应用,主要就是化肥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