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监管
福建
下拉
福建省“五全”措施严防进口冷链食品疫情
2020-11-20 17:13:39来源:福建日报编辑:李玥
摘要:11月19日,福建省召开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第二十七场新闻发布会。会议围绕集中仓储、溯源监管、闭环消毒、全员核酸检测、全民健康教育,提出“五全”管理措施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


11月1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第二十七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进入“人物并防”阶段

发布会上,省卫健委副主任王喜瑛介绍,当前国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高发态势,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时有发生,国内部分地区相继报告出现本地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已转入“人物并防”阶段。

针对近期通报的数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事件,福建省以“五全”管理措施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具体措施包括:落实全批次核酸检测,对进入福建省的进口冷链食品实施集中仓储,经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配送;落实全过程溯源监管,建立进口冷链食品全过程追溯管理制度,涉及运输、贮存、加工分装、经营销售各环节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建立进货和批发销售台账,将购销行为信息及时准确录入福建省“一品一码”追溯系统;落实全过程闭环消毒,实施进口冷链食品从入关到消费终端的全过程闭环消毒;落实全员核酸检测,对涉及进口冷链食品的口岸、运输、仓储、冷链加工、市场、零售等一线所有相关从业人员,实施核酸检测“应检尽检”;落实全民健康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进口冷链食品相关从业人员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食品安全总监张剑平介绍,目前福建省已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的索票索证、进货查验,“三证”(追溯凭证、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齐全,方可入库、投用、销售。

此外,福建省还开展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冷藏冷冻肉品排查等专项行动。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按照“预防为主、联防联控、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的原则,制定下发《食品生产经营环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建立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群众要如何安全食用冷链食品?王喜瑛建议从选购、加工和烹食三个环节入手。

选购要注意:选择到正规超市或市场购买生鲜产品,购买时要关注食品产地、来源和进口食品检疫等相关信息;购物时应正确佩戴口罩,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产品;海淘、代购境外国家或地区的商品时,要关注海关食品检疫信息,做好外包装消毒。加工要注意:生熟分开,器具要及时清洗、消毒;厨房要定期通风和清洁,必要时进行环境和餐具炊具消毒处置。烹食要注意:烧熟煮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提倡分餐,使用公筷公勺,餐前洗手。

防控力量进一步充实

对于落实今冬明春的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上,多个部门说明了具体举措。

目前,福建省疫情防控力量已进一步充实。数据统计显示,福建省已组建疫情防控专家队99支、1053人,流行病学调查队301支、3303人,专业消杀队伍221支、1211人,核酸检测应急队26组、298人;全省现有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机构283家,已实现所有省级医院及各级定点医院、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全覆盖,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具备核酸采样能力;全省已设置定点医院91家,市级定点医院床位准备数18982张。

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交通检疫组办公室主任,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雷文忠通报,截至18日,累计掌握入境涉闽人员50.66万人次,累计查验旅客2.18亿人次,对发现的疑似病例按规定进行处置。

目前,福建省正严格落实境外人员“14+7”、高风险地区入(返)闽人员集中14天、中风险地区入(返)闽人员居家14天医学观察措施和核酸检测工作。针对入境人员,福建省通过筑牢远端防控、国门检疫、集中隔离观察、社区防控、哨点监测“五道关口”,实现从“国门”到“家门”全程闭环管理。对甄别的高风险人员,在实施鼻咽、口咽拭子采样的基础上,采集静脉血开展抗体检测,实现核酸和抗体“双保险”检测。

此外,面对空中运力大幅萎缩的同时,防疫物资与企业复工复产的产品出口需求井喷的矛盾,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余传富表示,福建省努力按照稳定供应链的决策部署,出台了系列支持航空货运发展政策,努力畅通国际物流通道。

据统计,到三季度,福建省航空口岸国际货邮吞吐量9.6万吨,其中客改货国际货运航班吞吐量2.78万吨,国际定期货运航班吞吐量5.76万吨;第三季度,福州航空口岸逆势增长,国际货邮吞吐量达5894吨,同比增长40.87%。

下一步,省商务厅(口岸办)将持续推动福建省航空口岸现有厦门至洛杉矶、新西伯利亚、东京等6条国际定期货运航线稳定运行。同时,努力新增、加密国际(地区)货运定期航线,完善国际(地区)货运定期航线网络。(郑璜)

分享新闻
返回上一页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2.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