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监管
福建
下拉
厦门惊现非洲大蜗牛出行 野生蜗牛病菌多不可食用
2020-08-18 14:29:57来源:厦门网编辑:李玥
摘要:近日,厦门市道路旁常有非洲大蜗牛出没,据了解,这些蜗牛是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携带寄生菌、寄生虫较多,不可食用。


夏日的午后,常下起说来就来的雷阵雨。雨后,不少市民会发现马路边或草丛边,出现了一群喜欢在雨后散步的小家伙——非洲大蜗牛。它们喜欢“携家带口”出行,一趟出游就要带上所有家当。

有人说它们是携带病毒的恶魔,也有人说它们是美味佳肴,真相到底如何,记者今日为您揭秘。

雨后溜达的“大蜗牛”

记者来到位于思明区的海滨花园小区。在小区的绿化带附近,发现了几只“大蜗牛”,它们大的有成人食指的长度,小的也有大拇指那么长。

记者随后又来到灯塔公园,在多处草坪又发现了它们的身影。正在散步的陈阿伯告诉记者,雨后他常常在公园看到这些蜗牛,在小区也偶尔能看到。

记者发现,大部分市民朋友看到这些蜗牛都敬而远之,但有些好奇心强的孩子会抓它来玩,有的还想带回家养,有个小朋友甚至还研究起它的吃法。

野生大蜗牛病菌多

这些蜗牛到底是什么物种呢?据介绍,“大蜗牛”叫褐云玛瑙螺,也叫“非洲大蜗牛”,是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它们对蔬菜等农作物危害极大,是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

如果这些蜗牛会危害农作物,把它们吃了不就完事了吗?针对这种说法,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研究养殖蜗牛多年的陈肇圣表示,野外的蜗牛身上的寄生菌、寄生虫比较多,不建议食用。

据了解,野生的非洲大蜗牛身上携带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尤其是广州管圆线虫,其可传播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等疾病。

但这并不代表所有蜗牛都不能吃。陈肇圣说:“人工养殖的蜗牛是可以食用的,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上等食品。”此外,蜗牛的黏液有修复功能,若被蚊虫叮咬,涂上一点蜗牛黏液就能止痒。(曾昊然)

分享新闻
返回上一页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2.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