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监管
福建
下拉
宁德市食品小作坊蜕变“精工坊”
2020-08-18 09:41:29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编辑:郭逸凡
摘要:今年7月以来,宁德市率先实行小作坊食品全品类包装销售,提升食品加工、制作、包装的全流程卫生环境,统一印制小作坊食品标签公示牌,提升小作坊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陈星 记者朱定荣)长期以来,遍布城乡的小作坊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多发点和监管难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宁德市越来越多的小作坊已经慢慢“转型”蜕变成“优而美”的精工坊,不少小作坊制作的食品也换上了食品包装的“新衣”,开始走向市场。

“老味道”穿上“新衣裳”

今年7月,宁德在全省率先实行小作坊目录内食品全品类包装销售,包装上印有食品标签及明细。其中,柘荣县会蒸熟食加工坊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领到了核准证,其生产的鱼饺也顺势穿上了“新衣服”,走进超市,而且搭上了电商快车,销往全国各地。“真的切身体会到有身份的快乐!”作坊老板娘林惠贞开心地说,为了煮出来的鱼饺不破皮,吃到嘴里口感好,她可是下足了工夫。从饺子皮封口的力度、方向的掌控到馅料的调配,她经历了数不清的尝试和改进,终于“苦心人天不负”。

据介绍,为推进小作坊治理工作,宁德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上门分发《小作坊实行包装销售须知》小册子,讲授标签规范知识,提高业主意识,并统一印制免费发放示范性小作坊食品标签标识及公示牌。同时,不定时开展市场跟踪访查,督促小作坊业主执行到位。目前,全市240家持证小作坊中有171家已实施包装销售,实施率达71.25%。包装品类涵盖黄酒、米粉、湿面、豆制品等民生消费品。

“游击队”变身“正规军”

“老板,我要买湿面,帮我称3块钱。”“好的,来了!”在周宁县鑫灿面条加工坊,老板杨雄锦正在不停忙碌,时不时有顾客上门买手工面条。杨雄锦夫妻俩做面条有30年了,作坊就在自己家。夫妻俩爱干净,每天都将作坊打理得整洁有序,街坊邻居成了他们的常客。杨雄锦说,从前自己不懂怎么申请小作坊核发证,也不知道自己生产条件会不会符合规范,更没有包装销售的意识。市场监管部门来现场检查的时候指导他们准备申证材料,填报申请书和各项制度记录,并对作坊布局、卫生、设备等进行现场指导。

2016年,杨雄锦申领到了食品生产小作坊核准证,正式编入“正规军”。按照规定,核准证有效期为3年。如今墙上挂着的是他换发的第二张核准证了。“顾客到店后,看到我们有证而且环境卫生,正规些,也愿意再次光顾。”小作坊数量多,分布广,常态化、精细化监管难度非常大。自宁德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将食品生产小作坊治理列为创城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摸清现存小作坊的底数和基本情况下,做到心中有数,对允许生产食品的小作坊进行普查建档。同时,向食品小作坊商户宣传登记办事指南,一次性告知办理流程、材料要求。核准的关键就是现场审核,严格核查生产加工条件,对条件符合要求的小作坊才能给予发证。结合小作坊综合治理行动,加大巡查力度和抽检力度,引导小作坊改善生产加工条件,建立从原材料购进到销售的全程记录制度,规范食品的包装材料和标签内容,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今年2月,宁德发布全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允许生产加工食品目录(2020年版),收录粮食加工品、速冻食品、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制品、调味品等16类31种62个传统、低风险食品,对允许小作坊生产加工的食品实行目录管理。有了身份的小作坊食品,插上了自由的翅膀,飞入商超、农贸市场、百姓家……

昔日“脏乱差”  如今“净齐优”

如今的麦芽糖小作坊,不同功能区块划分明确,每个场所的工作台面一尘不染,瓷砖地面洁净,各类工作用具根据需要科学摆放。一眼望去十分明亮、整洁。食品加工、制作、包装的全流程一目了然。“作品”尚未完成,就已令人垂涎三尺。干净通透的加工环境,规范化的生产流程,精湛的传统工艺都为杉洋麦芽糖做出大市场提供了足够的底气。

早在2017年,宁德就组织开展了省级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示范点创建活动,择优评选出33家小作坊示范典型,形成一县一示范、一点带一片的示范带动格局。今年,宁德市市场监管部门继续在全市范围内筛选一批生产基础条件较好、质量安全管控到位、市场信誉良好的小作坊开展示范创建,从中选定33家作为全市首批市级示范点。与此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划出一块区域开设小作坊生产加工集中区,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小作坊品牌。目前,福安市正在培育以穆阳线面为代表的小作坊产品集中加工区试点,福鼎市正在培育以福鼎小吃为代表的小作坊优秀管理单位试点。

分享新闻
返回上一页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2.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