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菜价还不错!”2月6日11时许,彭州市蔬菜产销协会会长陈孝建走进白庙市场,和菜农攀谈起来。位于彭州市天彭街道的白庙市场,承担了彭州蔬菜90%的销售任务。
作为全国主要“南菜北运”和冬春蔬菜生产基地、西南地区最大蔬菜交易中心,彭州每年的蔬菜总产量达1200多万吨,近一半外销至省外。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彭州如何保障居民“菜篮子”?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在地蔬菜60万吨 已完成“抢种”4万亩
“今天收完,明天要撒种。刚下过雨,墒情正好。”2月6日13时,刚吃完午饭,彭州市天彭镇壁山村种植大户刘文林就开着旋耕机来到地头。不远处,十余名工人正抢收花菜。
在彭州,多年来的耕作模式是“菜-稻-菜”。每年菜农收完早春蔬菜后,要将部分土地闲置到五六月,才种植水稻。据统计,彭州目前在地蔬菜15万亩,接下来两个月可累计供应60万吨。为何还要“抢种”?
“要保证全省乃至邻近省市的蔬菜供应。”彭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廖德才介绍,“抢种”是当地近期大事之一。立春至2月中旬前播种的蔬菜,可在大春播种前完成收割,“现在种,五月还能再收一茬菜。”
有时间,还要有物资储备。成都村投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但贵安介绍,去年底,彭州的经销商、合作社、相关企业和农业部门就已完成种子、肥料、薄膜等物资采购,“现有物资能保证一直到秋播都不断供。”
彭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受疫情影响,邻近地区的务工人员尚未返岗,“但本地返乡人员也未外出,正好能就近招工。”目前将把主要精力放在耕作人员的防护物资采购和分配上,“做到人人戴口罩,确保种植过程的安全。”
廖德才透露,截至目前,彭州已完成补种菜地4万多亩。按每亩产量4吨计算,可新增成都及周边区域半个月的蔬菜供应量。
与社区、商超等对接 实现“门对门”送菜服务
“我们的量很充足。”陈孝建介绍,疫情发生后,彭州市农业农村局、彭州市蔬菜产销协会、成都村投农业发展股份公司等立即组织摸排“家底”,“登记每个种植户的种植面积、品种、产量和预计采收时间,现在基本统计完了。”
廖德才透露,根据统计结果,不算补种蔬菜,预计接下来两个月,彭州每天可供应蔬菜7000吨以上。鉴于目前成都等地尚未完全开工、开学,市场需求未到顶峰等现状,当地决定组织涉农链条企业、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指导农户“错峰采收”,即分批采收,“毕竟眼下天气还冷,蔬菜在田里还能多长一段时间。”
如何打通蔬菜到市民餐桌上的“最后一公里”?答案是组织菜源输出,尽量做到“点对点”直销。
“这段时间批发市场线上接单,线下配送、分销现象有所增加。”彭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彭州组织白庙市场等依托雨润集团、永辉彩鲜食等,与成都主城区的社区、商超和物业公司对接,每天把上百吨蔬菜送到商超、小区。
“接下来,覆盖的小区还会增加。”廖德才表示,将进一步对接商超和大型物业公司等,并依托后者的网点、配送和仓储系统等资源,缩短市民外出买菜的距离和时间,降低传染机会。(王成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