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何维国 李勤 杨春城 记者胡毅)面对疫情,宜城市 1.1 万名基层党员干部奋战在一线,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他们泡面当年饭、他们积极发动群众、他们义无反顾上“战场”……,他们在一线践行初心和使命,投身 3600 多个“责任岗”“防控点”,开展疫情排查重点对象 3.3 万人次,有效抑制了本地疫情蔓延态势。
廖成国:日行 80 里,泡面当年饭
2 月 1 日 14 时许,宜城市王集镇双泉村村委会办公室,村党支部书记廖成国撕开一包快餐面,放好调料,兑上开水,密封。他刚为村重点监控对象量完体温,下午还要给重点对象做疏导、了解居家隔离人员需求、到村口劝返点巡查等事情,怕耽误时间,他只好用方便面当午餐了。从除夕到现在,他已经吃了 20 多包泡面。
1 月 24 日,收到疫情防控通知的廖成国团年饭都顾不上吃,立即召集 14 名村组党员干部开会,宣布全村进入战时状态,立刻安排宣传、排查、测温、劝导等工作。1 月 25 日,双泉村完成第一次全覆盖排查和体温测量,确定 58 人作为防控对象;1 月 26 日,完成村组道路设卡、登记……
廖成国的手机运动软件显示,春节以来,他每天走村串户步行数都在 15 公里以上,加上车辆辅助,每天行程超过 40 公里。他除了自己联系的村民小组要每天走到外,全村 6 户重要防控对象的慰问、劝导、测量体温、心理安抚等工作,他都主动一人承担。
“党员干部在一线,群众就有个依靠,心里踏实安定。”问及廖成国多日没回家,家人有没有意见时,他笑着说,“有些怨言正常。但是自己天天往重点监控对象家里跑,不回家也是带头自我防控,其实对家人也是一种保护。”
杨帆:沙哑小喇叭,聚拢劝导队
“居民朋友大家好,请大家做好自己和家人的防护工作,不串门、不聚会、不聚餐……”2 月 2 日,宜城市鄢城街道办事处学苑社区襄大铭苑小区,防控疫情喇叭声响了起来,“喇叭姐”开始广播。
“喇叭姐”名叫杨帆,是学苑社区书记。疫情袭来,为提高居民防护意识,杨帆每天拿着小喇叭在小区里巡回宣讲,嗓子喊哑了,她就自己录音,沙哑的喇叭声,把疫情防控知识传播给社区居民。
杨帆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 1562 户逐户摸排,登记返乡人员 208 人,其中武汉返乡人员 74 人。他们对返乡人员实行居家隔离管理,并在小区门口设岗,禁止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
小区有一户疑似病例业主,一人在医院隔离,家人居家隔离,双方都很焦虑。杨帆每天及时跟进了解他们家人健康问题,安抚他们的情绪。他们缺生活用品了,杨帆就帮忙代购送到家门口,还到医院代送物资。
杨帆做的一点一滴,感染了社区居民,大妈们自告奋勇组织了“大妈志愿劝导小分队”,与社区干部一起在小区门口、附近的楚都公园,劝离居民,宣传防控知识,为出门不方便的居民送防疫物资、蔬菜水果等。
刘再伏:刚下青藏,便上“战场”
困了就抽空眯一下,平均每天休息不足 4 个小时;渴了就忍着,为的是减少病人等待时间,减少上厕所次数,有时甚至坚持诊疗 7 个多小时不喝一口水,这样可以少用一件防护衣和口罩,留给同事……这就是宜城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刘再伏 10 多天来的状态。
1 月 21 日,刘再伏结束援藏包虫病排查复检工作,在返宜途中他得知医院承担了宜城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任务,他本人也被列入院内新型病毒救治专家组成员。次日凌晨 2 时许,刘再伏抵达宜城,没来得及回家就直接归队,投入到疫情防控救治中,排班、组织设备、消毒防护、巡查病房,到处都有他的身影。
1 月 24 日上午 8 时至次日凌晨 2 时,他一共接诊 100 多个病人,对每位病人逐一进行体温检测和筛查,发现有疑似症状的病人,立即采取隔离观察、复诊等措施,当天他在发热门诊呆了 18 个小时。从隔离区出来时,汗水湿透了全身,他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必须这样干。”刘再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