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监管
安徽
下拉
合肥新站高新区首创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新模式
2019-08-26 16:11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编辑:吕可意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曹火)实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技术购买服务,开创性引入第三方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合肥新站高新区这一新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拓宽的是工作思路,创新的是工作机制,承载的是多元理念,实现的是社会共治。

合肥新站高新区市场监管局于2014年初以原新站工商分局为基础组建成立,完成工商、食药、质监“三合一”改革。原工商行政管理队伍迅速重组,在专业食药监管人员未配一兵一卒的情况下,肩负起基层食药安全守护职责。新站高新区地处城郊结合部,在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过程中,硬件配套保障跟不上改革的步伐,市场经营者安全规范意识相对淡薄,给本已千头万绪的市场“全科”监管工作带来更大挑战。

“少且不专”的人事矛盾威胁安全底线

自监管体制改革以来,市场监管局不仅业务职能扩大2倍,各类监管对象更是超3倍增长,开发区内的省示范职教基地、高新智慧产业基地、商学医居配套快速突起,70名监管人员肩负着全区40万常住人口的食品安全、3万家市场主体的质量安全、近万台特种设备的运行安全。监管队伍人员数量缺口大且结构性矛盾突出,几无食品药品专业人员。薄弱的人员力量与繁重的监管任务的严重不匹配威胁着食药安全底线。

“慎且新”的破局探索获管委会支持

食品安全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基本要求,坚决不能让“安全失守”的不可承受之重成为矛盾激化的代价。 “5+2”、“白+黑”保证辖区食药产营主体风险分级监管“一个都不能少”的同时,新站市场监管人努力思考探寻破解困局的的办法,受到区管委会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2018年下半年,市场监管局以问题为导向,创新为引领,比照同类开发区监管经费投入,分析本辖区市场发展形势,远赴先发地区调查学习。经过半年的务实审慎研究,提出大手笔引入第三方监管力量,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技术购买服务为解决方案。区主任办公会组织部门研讨为创新立项扫除盲点,市场监管局邀约专家评审论证修正完善项目细节,在法治程序、科学思维的轨道上,新站高新区食药安全监管技术服务采购项目顺利招标落地,于2019年7月8日签约实施。

“精且广”的第三方监管开创全新局面

实行食药安全监管技术购买服务,专业监管精益化。“精、准、细、严”是精益化的主要特征,分业态组建多支专业协管队伍,在对食品药品产营主体的日常监督检查中,充分发挥检测技术精准、执行标准严格、检查参数细分的优势,给予企业更专业、更实用、更及时的规范指导,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升提供职业化方案,成为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顾问”。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既实实在在补给了人员数量,更真真切切升级了队伍质量,在坚持食药产营主体风险分级检查数量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固了面向监管对象个体的监督整改质量堡垒,避免了因人力、专业性不足强撑的“全覆盖”流于形式,符合了以“全覆盖”保障食品安全的初衷。

实行食药安全监管技术购买服务,行政监管重点化。将“前端”偏重于指导规范的食药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主要交予第三方,发掘的精准涉案线索第一时间向执法端传递。行政监管重心后移,集中有限的执法力量有的放矢出重拳,部署重要食品药品专项行动,重点深挖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查一警百,形成有力的执法威慑。后移的重点化行政监管与前端的全面化专业监管共同汇成“溪润万物浪淘沙”的食品安全监管生态,既让监管无死角,也让有限的执法力量聚焦成拳,全面服务,重点执法,点面结合,共绘食品安全保障与发展的蓝图。

实行食药安全监管技术购买服务,多方平台信息化。搭建四方四联(政府、公众、协管方、企业)专业信息系统,点对点联接无距离,产营消、督管罚信息共享无界限,线上线下技术服务一体,事中事后监督管理互动。科学建设利用信息化多方平台,实现食品安全线上共治、线下落实的“O2O模式”社会共治

实行食药安全监管技术购买服务,监管理念全新化。通过与第三方专业监管单位的具体协议,合法合理化地将行政监管重心后移,活跃第三方职业化监管服务市场,由“保姆”转任“监理”和“警察”,加快唤醒食药企业自主意识,激发社会共治潜力。这一新的监管模式是“发挥第三方监管力量,弥补政府的监管不足”主张的创造性实践。合肥新站高新区市场监管局不仅以此作为食药监管尖锐人事矛盾的对症良药,更是通过第三方的专业化技术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科学化分析预警、规范化人事管理、产业化社会效应,全方位提升辖区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织密织牢基层食品安全网,努力为第三方监管新模式探索提供新站经验,树立榜样和标杆。

分享新闻
返回上一页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by www2.cfsn.cn. all rights reserve